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高中化学中常见的35条误区,千万别中招!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1-1 18: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35条误区: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1. 误认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例如,氧气(\(O_{2}\))和臭氧(\(O_{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但它们混合在一起是混合物。
2. 认为能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
   如\(NaHSO_{4}\)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但它属于盐类。
3. 认为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例如\(Al_{2}O_{3}\)是两性氧化物,\(Mn_{2}O_{7}\)是酸性氧化物。
4. 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像\(CrO_{3}\)、\(Mn_{2}O_{7}\)等是酸性氧化物,但它们是金属氧化物。
5. 觉得胶体带有电荷
   胶体是电中性的,是胶粒带有电荷,如氢氧化铁胶体,胶粒吸附\(Fe^{3 +}\)而带正电。

二、化学用语
1. 混淆结构式、结构简式和分子式
   例如乙醇的分子式是\(C_{2}H_{6}O\),结构简式是\(CH_{3}CH_{2}OH\)或\(C_{2}H_{5}OH\),结构式则要把所有的化学键都表示出来。
2.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忽视状态的标注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状态(\(s\)、\(l\)、\(g\)、\(aq\))必须标注清楚,否则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不完整。
3. 离子方程式书写中拆写错误
   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写成\(CO_{3}^{2}+2H^{+}=H_{2}O + CO_{2}\uparrow\)是错误的,碳酸钙是难溶物,应写成\(CaCO_{3}+2H^{+}=Ca^{2+}+H_{2}O+CO_{2}\uparrow\)。

三、化学基本理论
1. 认为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越明显
   例如,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速率很快,但没有明显的现象。
2. 错误理解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以为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如果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aA(g)\rightleftharpoons bB(g)+cC(g)\),当\(a = b + c\)时,增大\(A\)的浓度,平衡等效于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
3. 混淆电离平衡常数和水解平衡常数的关系
   它们的表达式和影响因素不同,电离平衡常数\(K_{a}\)或\(K_{b}\)反映酸或碱的电离程度,水解平衡常数\(K_{h}\)与对应的电离平衡常数有\(K_{h}=\frac{K_{w}}{K_{a}}\)(对于弱酸强碱盐的水解)等关系。
4. 认为溶液的酸碱性只取决于\(pH\)
   在不同温度下,\(pH = 7\)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例如在\(100^{\circ}C\)时,\(K_{w}=1\times10^12}\),\(pH = 6\)的溶液为中性溶液。
5. 错误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只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原电池正负极是不准确的。例如,在镁 铝 氢氧化钠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铝为负极,镁为正极。

四、元素及其化合物
1. 认为铁与氯气反应只生成\(FeCl_{2}\)
   铁与氯气反应无论铁是否过量,都生成\(FeCl_{3}\),因为氯气的氧化性很强。
2. 觉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反应方程式为\(2Na + 2H_{2}O=2NaOH + H_{2}\uparrow\),\(2NaOH+CuSO_{4}=Cu(OH)_{2}\downarrow+Na_{2}SO_{4}\)。
3. 认为二氧化硅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是两性氧化物
   二氧化硅只能与氢氟酸反应,这是它的特性反应,它属于酸性氧化物。
4. 觉得氯气具有漂白性
   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才有漂白性。
5. 认为二氧化硫使溴水褪色是体现了\(SO_{2}\)的漂白性
   实际上是\(SO_{2}\)的还原性,\(SO_{2}+Br_{2}+2H_{2}O = H_{2}SO_{4}+2HBr\)。

五、有机化学
1. 认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类
   像甲酸、甲酸某酯、葡萄糖等也能发生银镜反应,但它们不是醛类。
2. 混淆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同系物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_{2}\)原子团的物质;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
3. 认为所有的有机物都能燃烧
   例如四氯化碳\(CCl_{4}\)不能燃烧,可用于灭火。
4. 觉得苯和溴水不反应,所以苯与液溴也不反应
   苯与液溴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而苯与溴水发生萃取现象,不发生化学反应。
5. 认为醇一定能被氧化为醛
   只有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2\)个氢原子的醇(伯醇)才能被氧化为醛,如\(CH_{3}CH_{2}OH\)能被氧化为\(CH_{3}CHO\);而\((CH_{3})_{3}COH\)不能被氧化为醛。

六、化学实验
1. 认为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左码右物会导致称量结果错误
   如果没有使用游码,左码右物称量结果是正确的;如果使用了游码,称量结果会偏小。
2. 觉得分液漏斗在使用前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
   分液漏斗有活塞和旋塞,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否则会导致实验失败或药品泄漏。
3. 认为酸式滴定管只能装酸,碱式滴定管只能装碱
   酸式滴定管可以装酸性、氧化性溶液,碱式滴定管只能装碱性溶液,但不能装氧化性溶液,如\(KMnO_{4}\)溶液只能装在酸式滴定管中。
4. 认为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只是为了防止液体飞溅
   这一规定也是为了保证加热时液体能够均匀受热,防止局部过热导致试管破裂。
5. 觉得实验室制取氨气只能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
   还可以用浓氨水加热或者浓氨水与固体氢氧化钠(或固体氧化钙)混合来制取氨气。

这些误区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容易出现,要注意避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5 21:18 , Processed in 0.07745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