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在汇聚社会力量发展艺术教育方面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历史文化传统奠定社会参与基础
1. 深厚的艺术底蕴
意大利拥有丰富的艺术遗产,如罗马的斗兽场、佛罗伦萨的大教堂等众多建筑艺术瑰宝,以及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众多世界级艺术大师。这些伟大的艺术成果深深融入意大利人的生活和文化传承中,使得民众对艺术有着天然的热爱和尊重,为社会力量参与艺术教育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
从家庭层面来看,许多意大利家庭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对艺术的鉴赏力,经常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画廊,参加艺术活动,这种家庭艺术教育氛围为社会艺术教育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2. 艺术教育传统
意大利的艺术教育传统历史悠久。从中世纪开始,意大利就有各类手工艺作坊和艺术工作室,这些场所不仅是生产艺术作品的地方,也是传授艺术技能的重要场地。学徒在作坊中跟随师傅学习绘画、雕塑、建筑等技艺,这种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为社会力量参与艺术教育提供了早期的范例。
在现代,意大利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也十分注重与社会艺术资源的结合。学校经常邀请当地的艺术家、艺术团体到学校开展讲座、工作坊等活动,促进了社会艺术力量与学校教育的互动。
二、社会机构与组织的多元参与
1. 博物馆与美术馆的教育功能拓展
意大利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数量众多且藏品丰富。这些文化机构不再仅仅是艺术品的收藏和展示场所,而是积极开展各种艺术教育项目。例如,乌菲兹美术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了专门的艺术教育课程。
对于小学生,有“艺术启蒙之旅”项目,通过趣味游戏、简单绘画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了解基本的艺术史知识。对于中学生和大学生,则有深入的艺术研究工作坊,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经典画作,学习艺术鉴赏和研究方法,这些项目往往会邀请专业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艺术家担任导师。
2. 艺术基金会与协会的推动
意大利有许多艺术基金会和艺术协会,它们在艺术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某艺术基金会专门设立了奖学金项目,资助有艺术天赋但经 济困难的学生到专业艺术院校深造。
艺术协会经常组织各类艺术比赛、展览和交流活动。以一个地区性的绘画艺术协会为例,每年都会举办面向青少年的绘画比赛,比赛主题围绕当地的文化特色、历史故事等,鼓励孩子们用画笔表达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在比赛过程中,协会会组织专业画家对参赛学生进行辅导,传授绘画技巧、色彩搭配等知识。
3. 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意大利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多种方式支持艺术教育。一些时尚企业,如古驰(Gucci)等,会赞助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课程。他们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会让企业的设计师到学校担任客座教授,分享时尚设计领域的前沿理念和实践经验。
建筑企业会参与学校艺术教育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如为学校打造具有艺术创意的校园建筑空间,同时也会开展建筑艺术普及讲座,向学生介绍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设计理念。
三、政府政策引导与支持下的协同发展
1. 政策法规保障
意大利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艺术教育。例如,在税收方面,给予赞助艺术教育的企业和个人一定的税收优惠。如果企业投资艺术教育项目,可以在企业所得税中按照一定比例减免应纳税额。
政府还制定了相关的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教育融合的政策。规定在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修复的过程中,要开展相应的艺术教育活动,让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参与到遗产保护的过程中,了解艺术遗产背后的文化价值,这也为社会力量参与艺术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
2. 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模式
政府与社会机构建立了多种合作模式。例如,政府与艺术基金会合作开展“全民艺术教育计划”。政府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并协调各方资源,如提供公立学校的场地等;艺术基金会负责项目的具体策划和实施,包括招募艺术教育志愿者、开发艺术教育课程等。
在一些艺术教育项目中,政府还会与企业合作。如在城市公共艺术项目中,政府与建筑企业、设计企业合作,同时引入学校艺术教育资源。由企业负责项目的建设实施,学校组织学生参与项目的创意设计过程,政府进行监督和政策支持,这种合作模式实现了政府、企业和学校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多赢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