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底色上描画山川胜景”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在描绘自然山川景色时融入人文元素的创作理念或艺术追求。以下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文学创作方面
1. 内涵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常常以山川胜景为描写对象。比如描写泰山,不仅会描述泰山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象,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泰山高耸入云、凌驾于众山之上的气势,还会融入人文内涵。泰山在历史上被视为五岳之首,是封建帝王封禅之地,有着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代表着皇权、正统等概念。这种人文底蕴与泰山的自然景观相结合,使作品更加丰富和深刻。
2. 效果
使文学作品中的山川描写超越了单纯的自然写景,上升到文化和精神的高度。读者在阅读时,既能领略到山川的外在美,又能感受到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人物故事等,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像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山水,那清澈的河流、翠绿的山峦,与湘西独特的民俗文化、船工的生活故事相融合,描绘出一幅充满人文气息的山水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神秘而又充满生机的湘西世界。
二、绘画艺术方面
1. 内涵
在绘画中,画家以山川为主题创作时,会在画布上涂抹出山川的形态、色彩等自然特征。例如中国的山水画,画家在描绘山川时,会运用独特的笔法和墨法表现山峦的起伏、云雾的缭绕。同时,他们也会在画面中融入人文元素,如在山水间画上几间茅屋,代表隐士的居所,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归隐山林的向往;或者在山川中添上一条蜿蜒的古道,暗示着商旅往来或者文人的游历,蕴含着历史的沧桑感。
2. 效果
增强了绘画作品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观众在欣赏画作时,通过画面中的人文细节,可以联想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情境。比如元代倪瓒的山水画,常常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萧瑟的山水,画面中留白之处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那是一种文人的孤寂心境与自然山川的融合,让观众在欣赏山水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画家独特的精神境界。
三、旅游开发方面
1. 内涵
在旅游开发中,山川胜景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开发者会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基础上,挖掘其人文底蕴并加以利用。以黄山为例,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自然景观闻名于世。同时,它也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如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题刻、山中古老的寺庙道观等。旅游开发者将这些人文元素融入到旅游线路的规划、景点的解说之中。
2. 效果
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文化品位。游客来到黄山,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了解到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如李白等诗人对黄山的赞美诗篇,感受到黄山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