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广西来宾市市场监管局拉开农资市场专项检查工作序幕可能涉及的多方面情况:
一、检查背景
1. 保障农业生产
来宾市是农业大市,农资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成效。优质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是农作物高产、优质的基础保障。例如,合格的种子发芽率高、适应性强,能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优质化肥含有适量且配比合理的营养元素,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2. 维护农民权益
农民是农资产品的主要购买者。在农资市场中,一些不良商家可能会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农民由于缺乏专业的鉴别能力,容易受到欺骗。开展专项检查可以防止农民购买到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等,避免农民遭受经济损失,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检查内容
1. 农资产品质量
种子方面
检查种子的标签标识是否规范,包括品种名称、审定编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质量指标等信息是否齐全准确。例如,审定编号是种子合法推广的重要标识,通过查询审定编号可以确定种子是否经过正规审定,是否适合当地种植。
对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等质量指标进行抽检。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种子样本,送到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如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应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数值,若发芽率过低,会导致田间缺苗断垄,影响玉米产量。
化肥方面
查看化肥的养分含量标识是否与实际相符。例如,氮肥的含氮量、磷肥的含磷量等指标是衡量化肥质量的关键。检查人员会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对化肥样本进行快速检测,或者将样本送到实验室进行精确检测。
检查化肥的外观、形状、颜色等物理特性。一些假冒伪劣化肥可能存在颗粒不均匀、颜色异常等情况。如优质的复合肥颗粒大小相对一致,颜色均匀;而劣质复合肥可能会出现颗粒松散、颜色混杂等现象。
农药方面
核查农药的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标准号等信息。这些编号是农药合法生产和销售的重要依据。同时,检查农药的标签上是否标注了农药的成分、含量、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等内容。
检查农药的质量,包括有效成分含量是否达标、是否含有违禁成分等。例如,一些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成分在某些农作物上是禁止使用的,如果在农药中检测到这些违禁成分,就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
2. 农资市场经营主体资质
检查农资经营店是否具备合法的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件。营业执照是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合法经营的基本凭证,而对于农药、种子等特殊农资产品,还需要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证。
查看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是否与实际经营的农资产品相符。例如,有的农资店营业执照上经营范围没有包括某种高毒农药的销售,但实际却在销售,这就属于超范围经营的违法行为。
三、检查方式
1. 全面排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
对来宾市辖区内的农资市场进行全面排查,覆盖各个县区、乡镇的农资经营门店、仓库等场所。同时,针对以往投诉举报较多、农资销售量大的重点区域和经营主体进行重点抽查。例如,一些农资批发集散地、主要农业产区周边的农资店等会被列为重点检查对象。
2. 部门联合检查
市场监管局联合农业农村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开展检查工作。农业农村局在农资产品的农业技术标准、使用规范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公安局则在打击农资市场的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涉及制假售假的刑事案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部门联合,可以整合资源,形成监管合力,提高检查的效率和效果。
四、预期效果
1. 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通过专项检查,打击农资市场中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淘汰不合格的农资产品和不良经营主体,使农资市场的经营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合法、诚信的经营理念将在农资市场中得到弘扬,促进农资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2.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保障农资产品质量,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推动来宾市农业向现代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优质的农资产品能够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减少因使用劣质农资对土壤、水体等环境造成的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