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文明单位引领城市“精气神”的一些表现和意义:
一、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
1. 模范践行核心价值观
文明单位通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组织干部职工参与道德讲堂,讲述身边的好人好事,弘扬正能量。在单位内部设置核心价值观宣传栏,将抽象的价值观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人物事迹和形象标识,使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积极参与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宣传活动,如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时,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核心价值观内涵,带动广大市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在城市中营造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氛围。
2. 提升市民道德素养
黔西南州的文明单位常常组织员工参与道德模范评选推荐活动。他们深入挖掘单位内部以及周边的道德模范人物,这些模范涵盖了敬业奉献、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等多个类型。通过对道德模范事迹的宣传推广,为市民树立了标杆。
开展文明礼仪培训活动,不仅针对单位职工,还面向市民开放。培训内容包括社交礼仪、公共场合礼仪等方面,有助于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使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规范,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
二、在文化建设方面
1. 传承地域文化
文明单位承担着保护和传承黔西南州地域文化的责任。许多单位会组织文化研究小组,深入挖掘本地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资源。例如,对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习俗、手工艺等进行整理和保护。
通过举办文化展览、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向市民和游客展示黔西南州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这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还增强了市民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使城市的文化底蕴得以彰显。
2. 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文明单位鼓励员工开展文化创新活动。在文化产业领域,一些单位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创意产业相结合的新路径。比如,将布依族的蜡染图案应用于现代时尚服饰设计中,开发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
在文化传播方面,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单位的宣传部门制作精美的短视频、图文等内容,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传播黔西南州的文化故事、旅游景点等信息,吸引更多人关注黔西南州的文化发展,提升城市的文化影响力。
三、在社会服务与公益方面
1. 志愿服务活动
文明单位积极组建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环保方面,志愿者们定期到公园、河流周边开展垃圾清理、植树造林等活动,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在关爱弱势群体方面,深入社区、福利院,为孤寡老人、残疾儿童送去生活物资、陪伴和关爱。
组织志愿者参与交通劝导服务,在城市的主要路口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引导市民文明出行。这些志愿服务活动体现了文明单位的社会担当,也带动了更多市民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 社会公益项目实施
许多文明单位发起或参与社会公益项目。例如,开展扶贫济困项目,通过捐赠资金、物资,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有的单位还关注教育公益,设立奖学金、助学金,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或者为偏远山区学校捐赠图书、教学设备等,提升教育水平,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
四、在城市形象塑造方面
1. 打造文明窗口
作为城市的示范窗口,文明单位注重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环境形象。政务服务大厅等窗口单位推行微笑服务、一站式服务等举措,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办事流程,让市民和企业感受到便捷、高效、文明的服务。
窗口单位的环境建设也不断优化,保持整洁、舒适、有序的办公环境,设置便民服务设施,如饮水机、休息区等,从细微之处体现城市的文明程度。
2. 带动城市整体文明创建
文明单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与周边社区、企业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在共建过程中,将自身的文明创建经验和资源分享给共建对象。例如,帮助社区建立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文化活动创建等工作。
通过这种方式,以点带面,逐步提升整个城市的文明创建水平,使城市的“精气神”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资和旅游资源,推动黔西南州的可持续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