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农民工 送法进工地”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在江苏兴化市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活动背景
1. 农民工权益保障需求
在兴化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众多农民工参与到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然而,由于农民工普遍法律知识相对匮乏,在工资支付、劳动安全、劳动合同签订等方面面临诸多权益保障问题。
例如,部分农民工不清楚最低工资标准,在遇到工资低于法定标准的情况时不知如何维权;还有些农民工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因不了解工伤认定和赔偿的相关法律程序,难以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2.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
建筑工地是劳动纠纷的高发区域。从建筑企业角度看,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可以规范企业自身的用工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劳动争议。
从社会稳定角度而言,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兴化当地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活动内容
1. 法律知识讲座
内容丰富全面
专业法律人士深入工地,为农民工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讲座内容涵盖《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与农民工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讲解《劳动合同法》时,详细阐述劳动合同应当包含的基本条款,如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让农民工明白如何签订一份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
案例生动易懂
采用大量实际案例进行讲解。例如,讲述某个农民工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遭受工伤,企业拒绝赔偿,最后通过法律途径认定事实劳动关系并获得赔偿的案例。
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向农民工解释在类似情况下如何收集证据、如何申请仲裁或诉讼等法律程序。
2. 法律咨询与援助
现场答疑解惑
在工地现场设立法律咨询台,农民工可以就自己遇到的法律问题,如工资拖欠、加班费计算、劳动环境恶劣等问题进行一对一咨询。
律师针对农民工提出的问题给予详细解答,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农民工,引导他们申请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渠道宣传
向农民工宣传法律援助的范围、申请条件和流程。告知他们兴化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方便他们在需要时能够及时获得法律援助。
3. 法律资料发放
资料种类多样
发放多种法律宣传资料,包括法律法规手册、宣传海报、折页等。这些资料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农民工的各项权益和相关法律知识。
例如,制作的宣传折页上,用漫画形式展示了在不同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的应对方法,同时附上相关法律条文的摘要,便于农民工随时查阅。
针对性强
根据农民工的实际需求,重点宣传与劳动权益、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关于安全生产的宣传资料中,详细列出农民工在施工现场享有的安全保障权利,以及企业应承担的安全保障义务等内容。
三、活动意义
1. 提升农民工法律意识
通过参与活动,农民工学到了丰富的法律知识,了解到自己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这有助于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改变以往遇到问题只能忍气吞声或者采取不恰当维权方式的状况。
2. 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对建筑企业等用工单位起到了警示和规范作用。企业意识到必须依法依规用工,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的遵守,积极履行企业在工资支付、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责任,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
3.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从社会层面看,该活动有利于减少农民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冲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保障了农民工的权益,使他们能够更加安心地工作,对兴化市的城市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