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毁眼”行为:
一、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1. 危害
长时间盯着书本、手机、电脑屏幕等近距离的物体,眼睛的睫状肌会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就像一直拉紧的弹簧一样,久而久之,弹性就会下降。这会导致睫状肌调节功能下降,引发近视等视力问题。
眼睛长时间聚焦近处,眼球内的压力分布也会发生改变,可能对视神经、视网膜等造成潜在损害,增加青光眼等眼病的发病风险。
2. 建议
遵循“20 20 20”原则,即每看近物(如看书、看屏幕)20分钟,就向20英尺(约6米)外的地方看至少20秒。
减少连续长时间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例如将连续看手机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然后休息片刻。
二、在光线不佳的环境下用眼
1. 危害
在过强的光线下,如强光直射眼睛,会对眼睛的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结构造成损伤。强光中的紫外线和蓝光成分可能会加速眼睛的老化,增加白内障、黄斑病变等疾病的发生几率。
在过暗的环境中用眼,眼睛为了看清物体,瞳孔会扩大,这会导致更多的散射光线进入眼睛,容易引起眼疲劳、干涩,同时也会增加近视的风险。
2. 建议
室内阅读、书写或使用电子设备时,要保证光线均匀、柔和、充足。可以使用台灯辅助照明,台灯的亮度应该与周围环境相适应,避免产生明显的明暗对比。
避免在阳光直射下看书、看手机等,外出时如果需要看屏幕或阅读,可以选择在有遮阳的地方。
三、过度用眼不休息
1. 危害
眼睛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需要适当的休息来维持正常功能。过度用眼会使眼睛疲劳积累,出现眼干、眼涩、视物模糊等症状。
长期过度用眼还可能影响眼睛的血液循环,导致眼部营养供应不足,进而影响视网膜、视神经等组织的健康,降低视力。
2. 建议
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成年人一般需要7 8小时的睡眠,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多睡眠时间。
工作或学习间隙,适当进行眼部放松活动,如闭目养神、做眼保健操、眺望远方等。每工作1 2小时,休息10 15分钟。
四、揉眼睛
1. 危害
手上往往带有各种细菌、病毒和过敏原等。揉眼睛时,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进入眼睛,引起眼部感染,如结膜炎、角膜炎等。
揉眼睛的动作如果过于用力,可能会损伤眼睛的角膜、结膜等组织,导致角膜上皮脱落、结膜下出血等问题,影响视力并引起眼部疼痛、异物感等不适症状。
2. 建议
如果眼睛感到痒或不适,可以用干净的纸巾轻轻擦拭眼周,或者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来缓解症状。
当眼睛进入异物时,不要揉眼,应轻轻闭上眼睛,让泪水自然流出,看能否将异物冲出;如果不行,应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