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不是新事物。
1. 早期教育实践中的渊源
在20世纪初,杜威(John Dewey)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就有了整合课程内容、打破学科界限进行教学的理念萌芽。这种理念强调以儿童的经验和生活为中心,将不同学科知识围绕一个主题或单元进行有机整合,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例如,在一些实验学校中,围绕“社区生活”这一单元,将地理(社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历史(社区的发展历程)、社会(社区的组织与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知识融合在教学中。
2. 现代教育发展中的持续探索
国外发展
在国际教育领域,许多国家的课程改革都涉及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例如,美国的一些州立课程标准强调以大概念(Big Ideas)为核心构建单元教学内容,教师围绕大概念组织知识内容、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知识,并建立起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新加坡的课程体系中,采用主题式单元教学法,将语言学习、科学知识、文化传承等内容整合在一个个主题单元之下,如“环境保护”单元,通过阅读相关文章、进行科学实验、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国内发展
在我国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学改革浪潮中,一些学校和教师就开始尝试单元整体教学。例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单元整体备课”,教师从单元整体出发,分析教材中各篇课文的联系,确定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种做法有助于避免单篇教学的孤立性,提高教学效率。
单元整体教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实践基础,虽然在不同的教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发展内涵,但它并非全新的事物。如今在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标准要求下,单元整体教学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