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难题:"一只哨子"怎样吹到底?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前天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难题,让“一只哨子”吹到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赋权扩能方面
1. 明确权力清单
   上级政府应通过详细梳理,明确界定基层政府在各项事务中的权力范围,将涉及民生服务、社会管理等适宜基层操作的权力下放到基层。例如在社区治理方面,给予基层社区在环境整治、小型公共设施维护等方面的决策权和执行权。
   以清单形式清晰列出基层有权自主处理的事务,避免权力模糊带来的推诿或过度干预,使基层在“哨声”响起时,能够依据明确的权力行事。
2. 资源下沉
   人力方面
     建立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机制。例如,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挂职锻炼或任职。对于到基层服务的人员给予适当的补贴和职业晋升方面的政策倾斜。
     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改善基层工作环境,包括办公条件、生活设施等,使基层岗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增强基层人力“马力”。
   物力和财力方面
     加大对基层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基层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如按照基层人口数量、服务范围等因素合理分配资金,用于基层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项目。
     按需分配物资资源,建立物资调配平台,根据基层实际需求,及时调配如办公设备、应急救援物资等,保障基层在应对各类事务时有物可用。

二、整合力量方面
1. 部门协同机制
   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构或联席会议制度。当基层吹响“哨子”时,由该机构负责迅速召集相关部门,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例如在处理基层的环境污染问题时,环保、城管、工商等部门能够快速响应,协同开展执法检查、污染治理等工作。
   明确各部门在协同工作中的职责和工作流程。避免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或重复工作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工作合力。
2. 多元主体参与
   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如鼓励公益组织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青少年课外教育等项目,基层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之合作,当出现相关服务需求的“哨声”时,社会组织能够及时介入提供服务。
   发动群众参与。建立健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机制,如村民议事会、居民协商会等。在基层事务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当涉及到如小区环境改造等事务时,群众能够在统一的“哨声”指挥下,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监督等工作。

三、优化治理体系方面
1. 简化治理层级
   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减少中间不必要的管理层级,使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基层的“哨声”能够更快地被上级听到并做出反应。例如在一些城市的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中,将街道的职能进一步优化整合,减少街道与社区之间繁琐的对接程序。
   明确各级职责,避免层层加码。防止上级将过多的任务和责任简单下压给基层,确保基层的工作负担合理,“哨子”吹得动、吹得有效。
2. 智慧治理赋能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基层治理平台。整合各类政务服务、社会管理等功能,如建立基层综合服务APP或在线治理平台。基层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快速上报问题(吹响“哨子”),相关部门也能在平台上及时受理、处理并反馈。
   借助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基层事务的精准管理。例如通过分析基层人口数据、服务需求数据等,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安排资源和制定政策,使基层治理的“哨声”更具前瞻性和主动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5 19:58 , Processed in 0.03850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