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登记管理台账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
一、背景
1. 脱贫攻坚投入巨大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扶贫专项资金以及整合的各类资源,这些投入在贫困地区形成了种类繁多的资产,包括基础设施(如道路、水利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卫生室等)、产业扶贫项目(如扶贫车间、种植养殖基地等)等。
2. 防止资产流失与闲置
为了确保这些资产能够持续发挥效益,避免出现资产流失、被侵占或者闲置浪费等情况,建立登记管理台账是非常必要的。
二、台账建立的意义
1. 明晰产权归属
明确主体责任:通过详细登记资产的形成来源、资金渠道、受益对象等信息,能够清晰界定资产的产权归属。这有助于明确各相关主体(如政府部门、村集体、企业等)对资产的管理责任。例如,对于由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建设的农村饮水工程,明确产权归属于村集体或特定的管理机构后,相应主体就要负责该工程的日常维护、运营管理等工作。
保障农民权益: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特别是对于涉及贫困群众利益的资产,如村集体产业扶贫项目的资产,能更好地保障农民的权益。农民可以依据其在资产中的权益份额,参与收益分配,监督资产的运营管理。
2. 实现资产的有效管理与运营
合理规划运营:台账登记了资产的类型、规模、状态等信息,这为资产的合理运营提供了依据。例如,对于产业扶贫资产,可以根据台账中的产业类型、市场需求等信息,制定科学的生产经营计划。如果是种植类产业,根据种植面积、品种、土壤条件等信息,合理安排种植计划、销售策略等。
提高资产效益:有了台账,管理者可以全面掌握资产的情况,及时发现资产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益。如对于闲置的扶贫车间,可以通过台账信息分析闲置原因,重新进行招商引资或调整产业方向,使其重新发挥带动就业和增加收入的作用。
3. 有利于长期稳定的脱贫效果
可持续发展: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的资产是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管理台账能够确保这些资产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不断保值增值,持续为贫困地区和脱贫人口创造收入。比如,农村的光伏扶贫电站,如果管理得当,可以持续为村集体和贫困农户带来发电收益,用于补充农村公共服务资金或直接增加农户收入。
巩固脱贫成果:这些资产产生的收益可以用于防止脱贫人口返贫,为脱贫户提供稳定的收入补充、用于改善农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从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脱贫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