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低空经济如何迎“风”而上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前天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低空经济要迎“风”而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政策法规方面
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明确空域管理细则
     进一步细化低空空域的分类、划设标准和使用规则。例如,借鉴国外成熟的空域管理模式,像美国将低空空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管制空域、非管制空域等,我国可结合自身航空活动需求和地理区域特点,明确各类低空空域的高度范围、飞行限制等,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清晰的法律框架。
   制定行业监管规范
     针对低空经济中的不同业态,如无人机配送、低空旅游、通用航空等,制定专门的监管规范。明确运营企业的资质要求、安全标准、人员资质等。以无人机行业为例,规范无人机的生产标准、飞行操作规范,对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限制、禁飞区域、实名登记制度等作出详细规定,确保低空飞行安全有序。
2. 出台扶持政策
   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
     政府可以对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给予财政补贴,例如对通用航空制造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行补贴,支持企业开发新型、高效、环保的通用航空飞机。在税收方面,对低空经济企业给予减免优惠,如对从事低空旅游业务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免企业所得税,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产业发展。
   土地与基础设施支持
     在土地使用上,为通用航空机场、无人机起降点等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惠政策。规划专用的土地用于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区,吸引通用航空制造、维修、运营等企业入驻。同时,政府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公共的通用航空机场和配套设施,改善低空经济发展的硬件条件。

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 通用航空机场建设
   合理布局
     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旅游资源等因素,科学规划通用航空机场的布局。在经济发达地区、旅游热点地区和偏远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布局。例如,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加密通用航空机场布局,满足商务飞行、高端旅游等需求;在西部旅游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的地区,建设通用航空机场,改善当地的交通可达性,促进旅游业发展。
   多功能建设
     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应具备多功能性,除了满足飞机起降功能外,还应配套建设飞机维修、加油、飞行培训、航空应急救援等设施。例如,打造集通用航空飞行、航空科普教育、航空主题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通用航空机场,提高机场的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2. 低空通信、导航和监视系统建设
   提升技术水平
     加强低空通信、导航和监视系统(CNS)的技术研发和升级。采用先进的卫星通信、ADS 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等技术,提高低空飞行的通信、导航和监视能力。例如,推广ADS B技术在通用航空飞机上的应用,实现飞机位置的实时精确监视,提高飞行安全性。
   构建一体化网络
     构建覆盖低空空域的一体化CNS网络,实现不同区域、不同高度的低空飞行活动的无缝连接。整合现有的通信、导航和监视资源,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使空中交通管制部门、飞行运营企业和飞行员能够实时共享飞行信息,提高低空飞行的管理效率。

三、技术创新方面
1. 飞行器研发创新
   新型材料应用
     研发和应用新型航空材料,如轻质高强度复合材料在通用航空飞机和无人机制造中的应用。这些材料可以减轻飞行器重量,提高燃油效率或电池续航能力,同时增强飞行器的结构强度和抗疲劳性能。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小型通用航空飞机机身制造中的应用,可以使飞机重量大幅降低,增加航程和有效载荷。
   智能化飞行技术
     发展智能化飞行技术,如无人机的自主飞行、避障和编队飞行技术。通过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等,使无人机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实现自主导航、自动避障和协同作业。在低空物流配送方面,无人机可以根据预设的航线和任务要求,自动避开障碍物,准确地将货物送达目的地。
2. 运营管理技术创新
   大数据与云计算应用
     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低空飞行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收集和分析低空飞行活动中的气象数据、飞行轨迹数据、飞机性能数据等,为飞行安全评估、航线规划、运营决策提供支持。例如,通过对大量气象数据的分析,为低空飞行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报,避免因恶劣天气造成飞行事故。
   空管技术创新
     研发新型空管技术,提高低空空中交通管理效率。例如,采用分布式空管系统,将部分空管职能下放到飞行运营企业或区域空管中心,实现空管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进行飞行模拟训练和空管指挥,提高空管人员和飞行员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人才培养方面
1. 专业人才教育体系建设
   高校学科设置
     在高校中设置与低空经济相关的专业学科,如通用航空工程、无人机技术、低空旅游管理等。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包括航空工程基础课程、飞行操作与管理课程、航空法规与安全课程等。例如,航空工程专业可以设置飞机结构与设计、航空发动机原理、航空材料等课程,为低空经济发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职业培训体系
     建立健全低空经济职业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岗位需求开展培训。如对无人机驾驶员、通用航空维修人员、低空旅游服务人员等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根据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制定培训教材和考核标准,确保培训质量。例如,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可以分为理论学习和实际飞行操作培训两部分,通过严格的考核后颁发相应的驾驶资质证书。
2. 人才引进与激励
   吸引高端人才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端低空经济人才。在薪酬待遇、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优厚条件。例如,对于引进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航空飞机研发专家,给予高额的安家费、科研启动资金,并解决其子女入学等生活问题,吸引他们投身国内低空经济发展。
   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在低空经济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可以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奖励在飞行器研发、低空运营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的个人或团队。例如,对开发出新型通用航空飞机或创新低空旅游运营模式的团队给予高额奖金和荣誉称号,激发人才的创新积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5 20:03 , Processed in 0.04776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