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是春季养生的重要原则,以下3处较为关键:
1. 手腕
原因
手腕处有心经的原穴——神门穴。心主管全身的血脉,通过捂好手腕,可以保护心经,使心血充盈,进而让神志清明、思维敏捷。
手腕部位的皮肤较薄,皮下血管丰富且靠近体表,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在初春乍暖还寒之时,手腕容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
方法
可以佩戴合适的手套或者穿着长袖衣物,确保手腕处被覆盖,尤其是在外出时。
2. 腰部
原因
腰部为肾之府,肾是人体先天之本,喜暖恶寒。腰部保暖能够很好地温煦肾阳,促进肾脏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肾脏功能,对整个身体的健康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腰部受寒后,容易引起腰部疼痛、酸胀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影响到下肢的血液循环,导致下肢发凉、麻木等问题。
方法
多穿高腰的裤子,或者在腰部增加衣物的覆盖,如系上一条保暖的腰带。
3. 脚踝
原因
脚踝是人体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和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必经之路,这几条经络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如果脚踝受凉,会影响经络的气血运行,进而影响到相关脏腑的功能。
脚踝部位的脂肪较少,保暖性能差,而且离心脏较远,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容易受到寒冷的影响。一旦脚踝受寒,可能会导致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引发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方法
穿长袜、高筒靴等将脚踝遮住,避免脚踝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
春捂也要注意适度,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要根据天气变化灵活调整衣物,以不出汗为宜。如果捂得过度,导致出汗过多,反而容易着凉感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