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课间一刻钟”是浙江德清积极推行的一项有益举措。
一、背景与理念
1. 政策导向
“双减”政策背景下,旨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校园生活幸福度。德清积极响应这一政策,关注课间这一校园时段,探索如何让学生在课间得到充分休息和有益的活动。
2. 以生为本理念
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出发,认识到课间休息对学生放松身心、调整状态、促进人际交往等有着重要意义。
二、具体举措
1. 空间改造与资源利用
校园空间优化
学校对校园环境进行改造,打造丰富的课间活动空间。例如,增加小型运动场地,像在校园角落设置简易的羽毛球场、跳绳区等;利用教学楼的走廊空间,设置文化展示区和小型的益智游戏角,摆放象棋、围棋等。
活动资源配备
配备丰富的课间活动器材。学校购买了大量适合课间短时间玩耍的器材,如毽子、手球、小型呼啦圈等,并且定期检查和更新,确保学生课间活动有充足的资源。
2. 活动内容设置
传统游戏传承
推广传统课间游戏。许多学校重拾跳皮筋、踢毽子、翻花绳等传统游戏,组织学生学习游戏规则和技巧。这些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还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创意活动开展
开展创意课间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课间活动内容,如有的班级学生自己编排课间十分钟的小型话剧表演,还有的学生设计了校园寻宝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教师引导与管理
积极引导
教师积极参与课间活动引导。在课间,老师不再局限于在办公室休息,而是来到操场、走廊等学生活动区域,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活动。例如,体育老师会在课间组织简单的运动挑战活动,吸引学生参与,提高学生对运动的兴趣。
安全管理
加强课间安全管理。教师在课间会在活动区域巡查,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如在有运动器材的区域,提醒学生正确使用器材,避免因不当使用造成意外伤害。
三、积极影响
1. 学生角度
身心发展
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课间的充分活动让学生从紧张的学习中暂时解脱出来,放松眼睛和身体肌肉。例如,通过课间运动,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体质增强,同时也减少了近视等健康问题的发生概率。
社交能力提升
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在课间活动中,学生有更多机会与同学互动交流,无论是在传统游戏中的合作,还是在创意活动中的思想碰撞,都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2. 校园文化角度
活力与凝聚力
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增强校园凝聚力。课间活动营造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全校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不同年级、班级的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相互交流,形成了一个和谐、活跃的校园大家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