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据预测,今年主汛期全国总体呈现“北涝南旱”格局,北方洪涝偏重,局地暴雨洪涝事件多发重发。关键期需要从监测预报、灾害防御、工程调度、应急保障等多方面采取关键作为,具体如下:1. 加强监测预报:加密、滚动、超前、精细做好雨水情监测预报,充分发挥“三道防线”作用,差异化、精准化动态调整预警阈值,确保预警信息直达防御一线。2. 抓好山洪灾害防御:超前精细预报预警,抓细抓实“谁组织、转移谁、何时转、转何处、不擅返”五个关键环节,确保人员不伤亡。3. 防御中小河流洪水:及时清除河道行洪障碍,落实监测预警、巡堤查险、应急抢护责任,提前撤离危险区人员。4. 保障水库安全度汛:强化汛限水位监管,病险水库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预置抢险力量、料物和设备,及时发现、科学处置险情,确保水库不垮坝。5. 确保淤地坝安全:提前落实防范措施,逐坝落实运行管理和防汛责任,特别要细化落实坝下有人员居住的淤地坝防御措施。6. 关注冰川堰塞湖溃坝险情:加强高风险冰湖监测,全面掌握下游人员、重要基础设施分布情况,精准做好溃决洪水影响分析并做好洪水演进传导预报,提前做好人员转移避险和防范应对措施。7. 做好城市外洪内涝防御:落实“拒、绕、排”措施,有效抵御外洪进城,畅通骨干排水通道,全力排泄涝水,严防内涝风险。8. 做好抗旱保供工作:动态掌握城乡居民饮水、农作物时令灌溉、规模化养殖用水等需求,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科学、精细、系统做好水工程抗旱调度,确保供水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