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细胞级荧光导引技术推动神经肿瘤手术革新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7 23: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细胞级荧光导引技术通过革新术中肿瘤边界识别精度,正在推动神经肿瘤手术进入细胞级精准时代。这一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实时在体细胞级成像,帮助医生突破传统影像学边界的局限,实现微米级的肿瘤切除,显著提升手术效果。 技术原理与核心突破该技术依托EndoSCell®术中手持显微镜(安刀)实现,其核心原理是将传统大型光学显微镜微型化,结合荧光落射原理与高精度防抖技术,在保持1280倍光学放大性能的同时,将设备体积缩小至千分之一。这种设计使医生能在术中直接观察到细胞核密度、异型性等细胞级特征,分辨率达0.5μm,图像与HE病理切片一致性超过90%。例如,通过荧光染色后,肿瘤细胞因细胞核异常密集、形态不规则而呈现显著荧光信号,与正常脑组织形成鲜明对比。 临床应用与显著优势1. 精准切除与复发率降低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该技术可显著提高肿瘤切除率。例如,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EndoSCell®完成的100余例胶质瘤手术中,74%的瘤腔扫查发现残留肿瘤,指导医生进一步扩切,最终离体样本判读准确率达100%,远超传统冰冻病理的准确性。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研究也显示,该技术对术中阴性边缘的识别准确率达94.2%,而快速冰冻病理仅为32.7%。这种精准性直接转化为患者预后改善:在Stupp研究中,全切除(GTR)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比次全切除(STR)延长5.3个月。2. 高效性与操作便捷     从染色到全瘤腔扫描仅需10分钟,单个样本扫描时间约75秒,且医生只需60分钟培训即可达到90%的判读准确率。例如,天津市环湖医院在高级别胶质瘤手术中,通过该技术在10分钟内完成瘤腔评估,发现残留并精准扩切,避免了传统冰冻病理耗时较长的问题。这种高效性使手术流程更流畅,尤其适合紧急或复杂病例。3. 功能保护与安全性提升     术中实时成像帮助医生在切除肿瘤的同时避开功能区。例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案例中,医生在靠近脑室和功能区的瘤腔边缘发现残留肿瘤,通过精准扩切实现了细胞学边界,同时保护了神经功能。此外,该技术无需依赖术前影像导航的固定靶点,避免了术中移位导致的误差。 技术革新与行业影响EndoSCell®作为全球唯一实现术中实时在体细胞级显影的设备,已获中国NMPA二类医疗器械认证,并在全国40余家顶尖医院完成超过500例神经外科手术。其应用不仅限于胶质瘤,还扩展至脑膜瘤、转移瘤、淋巴瘤等多种类型,并在癫痫灶探查、脑血管手术评估中展现潜力。多中心研究显示,该技术对肿瘤边缘的识别准确性接近石蜡病理金标准,正在重塑术中病理判读的临床流程。 未来发展方向当前,树突精密正在研发结合人工智能的升级版技术,目标是实现术中智能导航与AI病理判读,进一步提升操作效率和准确性。同时,由11家顶级医院参与的多中心研究已于2024年启动,计划纳入192名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计2028年完成,将为该技术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 总结细胞级荧光导引技术通过细胞级可视化和实时动态反馈,突破了传统手术的肉眼和影像学限制,使神经肿瘤切除从“毫米级影像边界”迈向“微米级细胞边界”。其临床价值不仅体现在更高的切除率和更低的复发率,更在于通过精准保护功能区,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质量。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多中心研究的推进,这一中国原创技术有望成为全球神经肿瘤手术的新标准,引领精准外科进入细胞级时代。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20 12:35 , Processed in 0.0447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