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华文明展”开幕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9 07: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华文明展”于2025年6月14日在长沙博物馆开幕,以下是关于该展览的详细介绍: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国家文物局和湖南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湖南省文物局和长沙市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包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内的51家文博机构,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星球研究所、“何以中国”策展团队也倾情加盟。    展品情况:汇集了200余件(套)珍贵文物,是长沙博物馆新馆迁建以来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珍贵文物占比最重的展览。展览内容    展览篇章:分为“欢腾·星斗”“汇聚·璀璨”“磅礴·辉煌”三大篇章,每篇各设三至四个子版块,总体合成11单元,喻指长江干流11省(区、市)。        “欢腾·星斗”:溯及百万年时空,自远古人类之遗迹,到耕织生业之余响,直至五千年文明初章。通过展示良渚之城、宝墩之邑、石家河之纹陶、凌家滩之成玉等早期中华的多元谱系和共同基因,揭示长江与黄河并肩为源,交相呼应,于万象初生中携手孕育中华文明的生命根系。        “汇聚·璀璨”:记述长江以器物之创造、制度之承载、思想之共生,为中华文明贡献营养与活力。通过展示盘龙古城、三星堆畔、炭河炉火、滇黔铸巧、蜀戈成行等器礼遗存,揭示长江流域技艺薪传、文教渐繁、庶政有端,在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磅礴·辉煌”:探究长江流域引领政治思想之变革,催生经济民生之繁荣,承载文教兴邦之理想,亦开启对外交往之通途。通过展示岳麓讲堂、江南织造、策论科举、戏曲画卷等文华物证,揭示长江流域于宋元以降的文明演进及舟载交融。    展览前序:“诗咏长江”,选取历史上反映长江自然地理、社会生活、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交流交往的100首诗词名句,以数字、光影、音效等多种形式,营造长江浩丽图景。    展览后记:“史诗行进”,节录近现代以来发生在长江流域的反映中华民族觉醒、抗争、复兴历程的30至50个历史事件,以数字、光影、音效等形式,展现走向未来的意境。展览特色    意象化表达:尝试以意象化的表达,建构地理与历史的时空联结,将长江不同区域水文特征比拟于中华文明不同发展阶段。    展陈设计创新:深度融合长沙博物馆展厅内外建筑空间,以巨大穹顶的中庭作为大序厅,将三级台阶布置成展览的伏笔,通过教育活动、互动体验、数字展示等形式,营造长江自然地理与文明传承的意境体系,为理解欣赏展品提供良好视角和切入点。配套活动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推出“不尽长江趣玩一夏”主题游园活动,通过开放式体验项目,如用空瓶换取象征性的“一瓢江水”,亲手选择“支流”让它汇入母亲河;转动趣味问答转盘,挑战关于长江的“冷知识”;参与诗词抽签,与古人隔空对话等,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长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期还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文博专家举办“长江与中华文明”系列学术讲座,深入解读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    暑期:联系长沙市多所中小学,以“参观展览-自主创作-作品展示”的方式,邀请学生观展并自主创作,激发青少年对长江文化的认知热情,呈现学生眼里的长江文明。    展览期间:陆续推出专家导赏、长江诗词云诵读、“种绘长江”非遗手作、“考题中的长江文明”研学实践等特色活动,从生态、历史、人文等多维度诠释长江文明的丰富内涵,为观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选择。展览意义    文化传承与自信:以长江为舞台,以文物为角色,以文明演进为主线,以民族性格为特征,讲述长江之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之于中华民族融合、演进与复兴的伟大作用,生动呈现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有利于保护、传承和弘扬长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系统展示与教育:系统展示了长江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呈现了长江流域从史前文明到近现代的历史演进,重点突出长江文明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深远影响,让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更好地了解长江文化和中华文明,发挥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交流与融合:坚持人民史观,坚守人民创造,将长江流域各文化区以统一主题融为一体,又以长江为轴,将中外文明以交流互鉴贯通一系,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20 14:19 , Processed in 0.0925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