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略阳的“小瓢儿”能撬动亿元产业,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政府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瓢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如北河沟村整合80万元建成300亩种植基地与一条生产流水线,2023年某村争取53万元财政资金栽种瓢儿100亩、建起200平方米的加工厂,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推动了种植基地和加工设施等建设。科技助力产业发展:2018年起,略阳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合作,建立了“秦巴山区种质资源圃”“陕西略阳草莓科技小院”等科研平台。专家团队驻点指导,开展野生草莓品种的收集、保存、选育和推广工作,成功培育出性状优良的大果新品种,攻克了野生瓢儿产量低、移栽后不开花、不结果实以及保鲜延储等一系列制约产业发展的难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完整产业链的构建:略阳县构建起了瓢儿种植、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在种植方面,2024年全县瓢儿地存约2万亩,人工栽培瓢儿苗近5000亩。在加工方面,73家商户及个体从事瓢儿馍加工,年加工瓢儿馍约60万个,产值约1200万元,还研发出了瓢儿冻干、瓢儿果酱、瓢儿原浆等新产品。在销售方面,政府在县城设立集中售卖点,同时通过电商等渠道将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解决了产品的销售问题。产业融合发展:从鲜果采摘到瓢儿馍、冻干果脯等加工产品,再延伸至农文旅融合。例如举办首届“略阳瓢儿”产业发展推进活动,通过产品技艺大赛、学术交流座谈会、实地观摩考察等形式,提升了略阳瓢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促进了农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带动了产业的发展。资源优势与品种特性:略阳瓢儿学名五叶草莓,是秦巴山区特有的野生浆果,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瓢儿的生长。这种草莓酸甜多汁、营养丰富,被誉为“天然维生素丸”,钙、铁、锌及抗氧化物质含量远超普通草莓,深受消费者青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