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示范文本应用典型案例,旨在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助力人民群众诉讼更便利、解纷更高效。以下是相关介绍:发布情况:最高法曾于2025年5月发布第一批示范文本应用典型案例,共5件。2025年7月3日,最高法对外发布了第二批10件示范文本应用典型案例。这些案例覆盖买卖合同、物业服务合同、离婚、保证保险合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民间借贷等常见多发纠纷。案例特点: 应用场景更广泛:各地法院将示范文本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等工作一体推进,如综治中心引导购车补贴系列纠纷当事人应用示范文本,实现批量纠纷一揽子高效化解;法院通过示范文本赋能行业调解,促使90%以上物业纠纷通过调解方式解决。 服务群众更精准:通过“线下实体化指引+线上数字化赋能”协同推广,帮助各类诉讼群体精准表达诉求,减轻诉累。如听力残疾人林某应用要素式起诉状快速立案、高效调解,实现诉讼“无障碍”;法院依托示范文本为批发市场商户提供“上门普法+立案指导”,提升其依法解纷能力。 贯穿解纷全流程:地方法院将示范文本应用贯穿纠纷化解全流程,提升解纷质效。如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应用示范文本,使调解成功率从35%提升至54%,平均庭审时长缩短50%;法官通过梳理要素式答辩状,找到民间借贷纠纷的调解突破口,实现当事人高效达成调解协议。部分典型案例: 第一批:某汽车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与刘某等26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起诉状示范文本助力批量金融借款合同纠纷高效立案;杨某与胡某离婚纠纷案,应用示范文本实现家事纠纷一次性实质化解。 第二批:某物业公司与杨某等176户业主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示范文本+行业调解”推动批量物业纠纷实质化解;艾某与托某离婚纠纷案,要素式起诉状助力破解外籍当事人诉状“书写难”;邢某与王某民间借贷纠纷案,应用示范文本促推实现债务一次性“隔空”清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