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安徽近年来力推低空经济“高飞”,通过拓展多元应用场景,低空经济日益融入民众日常生活,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具体情况如下:场景拓展举措:安徽公布了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机会和能力清单,发布了百余项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涵盖物流、文旅、农业、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合肥正发挥资源优势,对接公安、应急、消防等部门,常态化开展eVTOL、物流配送、巡检等飞行。同时,在骆岗公园规划建设“超级场景”,实现多种无人装备的统一平台管控,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试验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体应用场景: 物流配送场景:无人机配送快餐、点心等商品在安徽已较为常见,甚至还实现了“空中送血”。例如,合肥全市已建成70多个无人航空器垂直起降点,开通200余条航线,为物流配送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 文旅观光场景:安徽开辟了合肥—芜湖、芜湖—黄山等低空旅游航线,让游客能够从空中欣赏美景,获得不一样的观光体验。其中,合肥—芜湖线路途经天鹅湖、安徽创新馆等多个景点,芜湖—黄山线路则可让游客纵览徽风皖韵。 空中交通场景: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运营的“空中巴士”,获得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其运营的综合性枢纽集文旅观光、科普研学、空中交通等多功能于一体,未来还将提供空中婚礼、商业接驳等特殊场景定制化服务。产业发展成果:目前安徽已集聚了多家通航控股、无人机制造等企业,初步形成以合肥、芜湖为双核,池州、安庆、六安、宣城等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根据《安徽省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到2025年,低空经济规模力争达到6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80家左右;到2027年,低空经济规模力争达到8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力争达到240家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