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核谈判自今年4月中旬以来,已进行五轮但均未取得成果,第六轮谈判也因以色列对伊朗的袭击而取消,利益冲突和信任缺失是导致谈判陷入僵局的两大关键因素。具体分析如下:利益冲突: 核计划认知分歧:美国认为伊朗核计划旨在研发核武器,要求伊朗停止一切相关研发活动。而伊朗坚称其核计划具有民用属性,是为了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和促进经济发展,有权和平利用核能,并将此视为本国主权和尊严的体现。 解除制裁争议:美方坚持要求伊朗先行落实一系列措施,如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实时监控其铀浓缩速度,才考虑解除制裁。但伊朗将分阶段解除制裁视作谈判的底线条件,双方在制裁解除的先后顺序和条件上存在严重分歧。 地区安全博弈:伊朗所处的地区环境使其感到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尤其是与美以的长期对峙关系,使其产生安全焦虑,发展核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增强自身安全感。美以则将伊朗核计划视为对自身安全的严重威胁,以此对伊实施打压和制裁,试图维护自身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和政治优势地位。此外,以色列的“核模糊”政策让伊朗极为不满,一个未明确是否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对伊朗发动袭击,这加剧了伊朗的不安全感和对谈判的抵触情绪。信任缺失: 美国单方面毁约:2015年伊核协议达成后,美国于2018年单方面退出,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伊朗对美国的信任,让伊朗觉得美国难以遵守协议,对此次谈判达成的协议能否得到美国切实执行心存疑虑。 谈判期间的军事行动:在今年即将开展第六轮谈判之际,以色列与美国又对伊朗发动攻击,这使得伊朗对美国的信任度降至极低,伊朗认为美国没有谈判诚意,难以相信美国在谈判期间不会再次采取军事行动,也无法相信美国会真正履行谈判达成的协议。 长期敌对关系影响:美伊长期以来关系紧张,美国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对伊朗持续加码施压,如在中东部署双航母打击群、对伊朗石油行业实施制裁等,这些行为让伊朗对美国缺乏基本的信任,难以在谈判中做出实质性让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