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深远意义且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 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稳定农户承包权,这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依法维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如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确保农民土地权益不受侵犯。
放活土地经营权,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等多种形式,吸引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生产经营。例如,一些地方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农业企业,企业利用规模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规范流转程序,指导流转双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加强对土地流转用途的监管,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
2. 探索宅基地制度改革
在保障农民宅基地资格权的基础上,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例如,有的地区开展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对于那些已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自愿退出宅基地的农户给予合理补偿。
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发展乡村旅游、民宿、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一些传统村落利用闲置宅基地打造特色民宿,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
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1. 清产核资
全面清查核实农村集体各类资产,包括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通过清查,摸清农村集体资产的底数,明确产权归属,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台账,对清查后的资产进行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例如,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农村集体资产的数量、价值、使用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提高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2. 成员界定
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合理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不同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户籍关系、土地承包关系、对集体积累的贡献等因素确定成员资格。
成员界定结果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公平公正。这有助于解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3. 股权设置与管理
根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的实际情况设置个人股、集体股等股权。个人股主要体现成员对集体资产的占有权和收益权,集体股可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管理、公益事业等支出。
建立健全股权管理制度,发放股权证书,保障股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收益权。股权可以依法继承、转让,但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三、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1.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政府通过财政补贴、信贷支持、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家庭农场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要加强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和服务成员的能力。
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具有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能够带动农户发展订单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政府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等方式,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2.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加强对小农户的培训指导,提高小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例如,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田间学校等方式,向小农户传授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
鼓励小农户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产业化联合体等方式,实现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合与合作。这样小农户可以共享技术、市场、信息等资源,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1.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鼓励农民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例如,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加强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将畜禽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等利用方式;建立健全农膜回收体系,提高农膜回收率。
2. 保护和修复农村生态环境
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例如,在山区开展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工程,在湖泊湿地周边开展生态修复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开展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工作,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五、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1. 培育本土人才
加大对农村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村本土人才的综合素质。
挖掘和培养农村乡土文化人才、乡村旅游人才、农村电商人才等各类专业人才,发挥他们在传承乡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村电商等方面的作用。
2. 吸引人才下乡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例如,对到农村创业的大学生、退伍军人、科技人员等给予创业补贴、税收优惠、住房保障等政策支持。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人才下乡提供发展空间。建立农村创业园、众创空间等,为人才提供项目孵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