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任务目标
天问二号的任务目标是对近地小行星2016 HO3开展伴飞探测,并从小行星上采样返回地球。这一任务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
2. 科学意义
探索太阳系起源与演化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早期的遗迹,它们保留着太阳系原始物质的信息。通过对2016 HO3小行星采样返回,科学家能够深入研究太阳系早期的物质组成、形成环境以及演化过程。例如,分析小行星样本中的元素和同位素比例,可以了解太阳系形成时星云中的物质分布情况。
研究小行星特性
可以精确测定小行星的物理特性,如小行星的密度、内部结构等。了解小行星的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小行星的形成机制,是松散的砾石堆结构还是较为紧实的岩石结构等。
3. 技术挑战
轨道设计与交会对接
要实现从小行星采样返回,首先需要精确的轨道设计。天问二号要准确地到达2016 HO3小行星附近并进入伴飞轨道,这需要精确的轨道计算和多次轨道修正技术。而且在采样过程中,可能涉及到与小行星的交会对接或者近距离操作技术,确保采样设备能够有效采集到小行星样本。
采样技术
小行星表面环境复杂,引力微弱。开发合适的采样技术是关键,例如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的采样工具,像能够在微重力环境下有效抓取小行星表面物质的机械臂或者能够吸附小行星尘埃颗粒的装置等,以确保能够获取到足够且有代表性的样本并安全带回地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