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这类人更容易得肺结节!看完赶紧改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昨天 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几类人相对更容易得肺结节:

一、吸烟人群
1.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
   香烟燃烧时会释放出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尼古丁可导致气道黏膜上皮细胞损伤,使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功能减弱,降低呼吸道的防御能力。焦油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苯并芘等,这些物质可沉积在肺部,长期刺激肺泡和支气管黏膜,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增加肺结节发生的风险。
2. 吸烟量与肺结节风险的关系
   吸烟量越大,患肺结节的可能性越高。研究表明,每天吸烟超过20支的人群,患肺结节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数倍。而且,吸烟年限越长,这种风险也会逐步累积。例如,吸烟20年以上的人群,肺部组织长期处于不良刺激环境下,更易出现肺部细胞异常增生等情况,从而形成肺结节。

二、长期接触污染物者
1. 职业暴露人群
   粉尘暴露:煤矿工人、石匠、石棉工人等经常接触大量粉尘。例如煤矿工人在井下作业时,长期吸入煤尘,这些粉尘颗粒会在肺部沉积。煤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等成分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可引发肺部炎症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炎症部位的肺组织可能发生纤维性增生或结节性改变。
   化学物质暴露:化工行业的工人可能接触到苯、甲醛等有机溶剂,这些化学物质具有挥发性,容易被吸入肺部。甲醛进入肺部后,会与呼吸道黏膜的蛋白质结合,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破坏肺部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干扰细胞的代谢过程,使得肺部细胞容易发生变异,进而增加肺结节的发病几率。
2. 环境污染物暴露
   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人群,如大城市中交通拥堵地段周边的居民。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其中细颗粒物(PM2.5)能够深入肺部,携带的有害物质会引起肺部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肺部组织不断受到刺激,就像皮肤反复受到摩擦容易受损一样,肺部也容易出现结节性病变。

三、有肺部疾病史者
1. 慢性炎症的影响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肺结核等肺部疾病的人更容易得肺结节。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例,患者的气道长期存在炎症,导致肺部气流受限。这种慢性炎症环境会促使肺部细胞不断增殖和修复,在这个过程中,细胞的增殖可能失去正常的调控,容易形成肺结节。
2. 肺部感染后的修复异常
   肺结核患者肺部感染结核杆菌后,虽然经过治疗大部分结核菌被清除,但肺部组织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结核病灶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等病理变化可能会导致局部肺组织密度增高,形成肺结节。而且,结核杆菌引起的炎症对肺部细胞的基因表达等可能产生长期影响,使细胞发生恶变的风险增加,部分肺结节可能会发展为肺癌。

四、免疫力低下者
1. 免疫功能与肺部防御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卫士,对于肺部来说,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异常细胞等。免疫力低下时,身体抵抗外界病原体入侵肺部的能力减弱。例如,在流感季节,免疫力正常的人可能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抵御流感病毒对肺部的侵袭,而免疫力低下的人则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病毒在肺部大量繁殖,可引起肺部炎症,炎症反复刺激肺部组织,增加肺结节形成的可能性。
2. 易患肺部感染与结节形成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极低。这类患者不仅容易感染普通细菌、病毒,还容易感染真菌等特殊病原体,如肺孢子菌。肺部感染这些病原体后,会引发严重的炎症反应,而且感染难以彻底清除,长期的炎症刺激使得肺部更容易出现结节样病变。

如果属于上述人群,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如戒烟、做好职业防护、积极治疗肺部疾病、提高免疫力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5 20:04 , Processed in 0.06114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