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全国生猪价格连续两周下降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供应方面
1. 存栏量与出栏量因素
前期产能扩张的滞后影响
在前期猪价处于高位时,生猪养殖盈利较好,养殖户积极补栏扩产。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增加,经过一定的繁殖周期(母猪怀孕期约114天,仔猪育肥至出栏一般需要5 6个月),大量的仔猪育肥后集中出栏,市场生猪供应大幅增加。
大型养殖企业出栏计划
大型养殖企业通常有较为固定的生产计划和出栏节奏。春节后,按照既定计划增加出栏量,其出栏量在市场供应中占比较大,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上生猪的供应总量。
2. 猪肉进口因素
我国是猪肉进口大国,进口猪肉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国内市场供应。如果在春节后进口猪肉到港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就会对国内猪肉市场造成一定的供应压力,促使猪价下降。
二、需求方面
1. 节后消费淡季
节日消费透支
春节是猪肉消费的旺季,居民在春节前会大量采购猪肉制作腊肉、香肠等传统食品,家庭储备充足。春节过后,家庭对猪肉的消费需求急剧减少,市场上猪肉的消化速度放缓。
餐饮行业需求回落
春节期间餐饮行业生意火爆,对猪肉的消费量较大。但节后,随着人们外出就餐频率的降低,餐饮企业对猪肉的采购量也明显减少。学校、机关单位等团体性消费在节后也处于较低水平,整体市场需求疲软。
2. 替代品影响
其他肉类产品如鸡肉、牛肉、羊肉等,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猪肉消费。如果这些替代品价格相对稳定或下降,或者其供应较为充足,部分消费者会转向消费这些肉类,从而减少对猪肉的需求,对猪价产生下行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