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期货集体下跌可能由以下多种因素引发:
一、宏观经济因素
1. 经济复苏预期增强
当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出经济有复苏的迹象时,如GDP增速加快、制造业PMI持续位于扩张区间、就业市场改善等,市场对资金的需求预期增加。企业会更积极地寻求扩大生产、投资新项目,这将导致市场上资金的需求上升。
投资者会预期资金将从相对安全的国债市场流向风险资产和实体经济,从而减少对国债的需求,国债价格下跌,国债期货随之走低。
2. 通货膨胀预期上升
通胀数据(如CPI、PPI)上升或者预期上升时,实际利率会下降(根据费雪方程式:名义利率 = 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为了维持一定的实际收益率,国债的名义收益率需要上升,这就使得国债价格下跌。
例如,在通货膨胀期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持有国债所获得的固定收益的实际价值在缩水,投资者会倾向于抛售国债,进而导致国债期货价格下跌。
二、货币政策因素
1. 货币政策转向收紧
央行如果采取加息措施,如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会直接提高市场的无风险利率水平。国债作为固定收益产品,其收益率相对于市场利率变得缺乏吸引力,投资者会抛售国债转投其他高收益资产,国债价格下跌,国债期货价格也会相应下跌。
另外,当央行减少货币供应量,如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时,市场上的资金变得相对稀缺,国债市场的资金供给减少,也会推动国债价格下行。
三、债券市场自身因素
1. 长债头部逐渐成形相关影响
供需关系变化
在长债头部形成过程中,市场上长期国债的供给可能增加。政府为了满足财政支出需求(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可能会加大长期国债的发行规模。
而需求方面,随着长期国债价格的不断上升达到一定高位后,投资者可能认为继续上涨的空间有限,购买意愿降低。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长债价格下跌,进而带动国债期货下跌。
技术分析与市场情绪
从技术分析角度看,长债头部形成可能伴随着一些技术指标的反转信号,如价格跌破重要的移动平均线、相对强弱指标(RSI)进入超买区域后转头向下等。这些技术信号会引发技术分析派投资者的抛售行为。
一旦市场上有部分投资者开始抛售国债期货,可能引发羊群效应,其他投资者跟风抛售,进一步加剧国债期货价格的下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