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力电池回收迎来利好的背景
1.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例如,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从2015年的33.11万辆增长到2022年的688.7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大量的动力电池逐渐进入退役期。
据预测,2025年中国退役动力电池累计将达到137.4GWh,2030年将达到380.3GWh。这为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来源。
2. 政策支持不断加强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例如,我国工信部等部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明确了电池生产企业、汽车生产企业等在动力电池回收中的责任。
同时,政策还对回收企业的资质、技术标准、梯次利用等方面进行规范,推动了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 资源稀缺性与战略意义
动力电池中的锂、钴、镍等金属资源具有稀缺性。全球锂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智利等。钴资源更是大部分依赖进口,例如中国的钴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
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可以有效缓解对原生矿产资源的依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 环保需求
废旧动力电池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其中的重金属和化学物质可能会渗入土壤和水体,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合理的回收利用能够减少这种环境风险,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机构认为有望迎来第一个爆发期的原因
1. 技术逐渐成熟
在电池回收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目前主要的回收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物理法中的破碎分选技术能够有效分离电池中的外壳、电极材料等;化学法中的湿法冶金技术可以高效提取锂、钴、镍等金属,回收率不断提高。例如,一些企业的湿法冶金技术对钴、镍的回收率能够达到90%以上。
2. 商业模式逐步清晰
形成了多种商业模式,如电池生产企业与回收企业合作的模式。例如,宁德时代等电池巨头积极布局回收业务,与专业回收企业合作,整合上下游资源。
还有车企主导的回收模式,如特斯拉也在探索建立自己的电池回收体系。这些模式有助于构建完整的电池回收产业链,提高产业的运行效率。
3. 市场需求的拉动
随着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从废旧电池中回收金属的成本优势逐渐显现。例如,锂价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大幅波动且总体处于高位,回收锂的经济性不断提高。
同时,梯次利用市场也在不断发展。退役电池可以在储能系统、低速电动车等领域进行二次利用,降低了这些领域的成本,进一步推动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发展。
4. 资本关注度提高
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涌入动力电池回收领域。一方面,传统电池企业加大了在回收领域的投资,另一方面,一些风险投资机构也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例如,格林美等企业不断扩大回收产能,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到电池回收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中。
综上所述,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有望迎来第一个爆发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