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商务部、中国贸促会等可能做出的回应及意义:
一、可能的回应内容及方式
1. 指出违背多边规则
内容
商务部可能会指出美国发布的“美国第一”投资政策备忘录是违背多边投资规则的行为。多边投资体制倡导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投资环境,而“美国第一”政策往往带有强烈的保护主义色彩,在投资审查等方面过度强调美国自身利益,对外国投资者设置不合理的壁垒。例如,该政策可能会以所谓“国家安全”为借口,扩大对外国投资的审查范围,这与国际通行的基于合理的、有明确界定的国家安全审查有着本质区别。
方式
通过官方声明的形式表达观点,在国际经济贸易相关会议上也可能提及,向国际社会表明美国这种做法对多边投资规则体系的破坏。
2. 强调对双边经贸关系的损害
内容
中国贸促会等机构可能强调这种政策对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的损害。中美两国在投资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大量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为美国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美国第一”投资政策备忘录可能导致中国企业在美投资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和歧视性待遇,影响企业的投资信心,进而破坏中美双边投资的正常秩序。例如,一些中国企业在高科技等领域的正常投资并购活动可能会被美国政府以该政策为由无端阻挠。
方式
在中美双边经贸交流渠道中向美方提出关切,如中美商会交流、双边经贸谈判等场合。同时,通过发布研究报告等方式,向国内外企业揭示这种政策对双边经贸关系的负面影响。
3. 呼吁理性与合作
内容
商务部等部门可能呼吁美国保持理性,回归到合作共赢的轨道上来。在全球经济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的今天,投资的正常流动对于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技术创新等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美国的这种保护主义政策不仅不利于自身经济的长远发展,也会对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产生负面影响。可以列举中美在过去合作中取得的投资成果,如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中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投资,以及中国企业对美国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投资带来的协同发展效应等案例,说明合作才是正确的方向。
方式
在国际经济论坛等平台上发表演讲呼吁合作,并且通过外交渠道与美国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倡导建立建设性的投资关系对话机制。
二、回应的意义
1. 维护自身权益
中国的企业在美投资面临诸多新的限制和不公平待遇,商务部和中国贸促会的回应是在国际舆论和规则层面为中国企业发声,保障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的合法权益,防止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肆意侵害中国企业的商业利益。
2. 稳定国际投资秩序
在全球层面,美国的“美国第一”投资政策备忘录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如果不加以抵制,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效仿,从而破坏多年来建立起来的国际投资秩序。中国相关部门的回应有助于维护多边投资规则的权威性,确保国际投资在公平、公正、透明的规则框架内进行。
3. 促进中美经贸健康发展
明确指出美国这种政策的不合理性,有助于推动中美双方在投资领域进行理性的对话与协商,避免投资关系的恶化。中美经贸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稳定健康的投资关系是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积极回应有助于促进中美经贸关系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