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分析
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信证券作出这样的预计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量。
从银行板块的特性来看
业绩确定性高
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等。在宏观经济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银行的利息收入相对稳定。例如,对于大型银行,其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吸收存款的能力较强,在贷款投放方面,由于风控体系较为成熟,不良贷款率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即使在经济波动时期,银行也能通过调整贷款结构,如增加对大型优质企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贷款,减少对高风险行业的贷款,来保障利息收入的基本稳定。
中间业务方面,如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包括支付结算、银行卡业务、理财业务等。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银行在支付结算等领域虽然面临一些竞争,但在大额资金结算、企业金融服务等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银行理财业务在净值化转型后,也逐步走向规范发展,为中间业务收入提供了稳定的来源。
股息率较高
银行股具有较高的股息率,这对于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具有很大吸引力。例如,一些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实现盈利后,会将一部分利润以股息的形式分配给股东。股息率通常能够达到3% 5%甚至更高,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银行股的股息收益相对可观,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估值较低
银行板块的估值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主要以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衡量。从市净率来看,很多银行的市净率低于1,这意味着其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一方面是由于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存在一定担忧,如对潜在不良贷款的担忧;另一方面,银行股盘子较大,市场资金在炒作概念时往往较少关注银行股。然而,这种低估值状态也为银行股的估值修复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2. 宏观环境对银行板块的影响
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方面
在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环境下,银行的资金成本会有所降低。例如,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增加,同时资金成本降低,有助于提高银行的利差收益。监管政策方面,近年来对银行的监管不断加强,如对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提高。虽然短期内银行可能面临一定的合规成本,但从长期来看,有助于银行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增强经营的稳定性,提升市场对银行板块的信心。
宏观经济形势方面
随着宏观经济的复苏,企业的经营状况改善,银行的信贷需求会增加。例如,在制造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银行提供资金支持用于技术研发、设备购置等。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的利息收入也会增加。而且,宏观经济的稳定向好有助于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
3. 接力表现的逻辑
资金轮动需求
在市场中,资金会在不同板块之间轮动。当一些前期热门但不确定性较高的板块(如科技股中的某些高估值细分领域)经历了一轮上涨后,可能面临估值回调风险。此时,资金会寻找相对安全、确定性高的板块进行配置,银行板块由于其业绩稳定、股息率高、估值低等优势,容易成为资金流入的目标,从而实现表现的接力。
市场避险情绪影响
在市场出现波动或不确定性增加时,投资者的避险情绪会上升。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被视为较为安全的投资标的。例如在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等情况下,投资者会倾向于将部分资金转移到银行股等确定性高的板块,以规避风险并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
中信证券预计银行等高确定性板块后续有望接力表现,是综合考虑银行板块自身特性、宏观环境以及市场资金轮动和避险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得出的结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