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释放户外运动经济潜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政策规划与支持
1. 制定专项规划
城市应制定户外运动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区域和项目类型。例如,规划山地户外运动带、滨水户外运动区等。像成都规划打造天府绿道体系,其中包含了众多适合骑行、徒步等户外运动的线路,通过合理的规划将城市的自然资源与户外运动需求相结合。
2. 政策扶持与激励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户外运动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支持。如对新设立的户外运动俱乐部、户外运动装备制造企业,在一定年限内减免税收,或者对举办大型户外运动赛事的企业给予资金补贴,以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
1. 多样化的运动场地
山地设施
针对山地户外运动,建设登山步道、山地自行车道等。例如,杭州的龙井山一带,修建了适合徒步和山地骑行的专用道路,道路蜿蜒于茶园之间,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户外运动的好去处,也吸引了众多游客。
水上设施
在城市水域,建设皮划艇码头、水上运动中心等设施。例如,广州在珠江沿岸设置了皮划艇训练和体验基地,市民可以在这里参与皮划艇运动,感受水上运动的乐趣。
城市公园设施
城市公园应配备完善的户外运动设施,如健身步道、户外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以纽约中央公园为例,园内设有多个运动场地,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户外运动需求。
2. 公共服务配套
在户外运动区域设置公共卫生间、休息区、医疗急救站等配套设施。例如,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每隔一定距离就有卫生间和休息亭,并且配备了专业的医疗急救人员和设备,确保运动者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三、赛事活动举办
1. 打造品牌赛事
每个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户外运动品牌赛事。例如,厦门的国际马拉松赛,凭借厦门优美的海滨风光和良好的城市环境,吸引了全球各地的马拉松爱好者参与,不仅提升了厦门的知名度,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 大众参与赛事
举办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水平人群的大众户外运动赛事。如社区亲子户外运动挑战赛、业余徒步大赛等。以德国的一些城市为例,经常举办社区性的户外运动赛事,鼓励家庭、邻里共同参与,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也推动了户外运动的普及。
四、产业融合发展
1. 与旅游产业融合
开发户外运动旅游线路,将户外运动与当地的旅游景点相结合。例如,在云南丽江,将徒步旅行与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景点串联起来,游客可以在徒步过程中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2. 与体育产业融合
发展户外运动装备制造业,形成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如江苏昆山,聚集了一批户外运动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的帐篷、登山鞋等产品远销国内外,同时还带动了相关的物流、贸易等产业的发展。
五、人才培养与宣传推广
1. 专业人才培养
在城市的职业院校和高校开设户外运动相关专业或课程,培养户外运动教练、赛事运营管理人才等。例如,上海体育学院开设了户外运动相关专业,为全国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2. 宣传推广
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对城市的户外运动资源和活动进行宣传推广。城市可以制作精美的户外运动宣传片,在电视、网络平台播放,同时利用社交媒体开展线上互动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户外运动。例如,成都通过短视频平台宣传天府绿道的骑行之美,吸引了大量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前来体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