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花粉过敏高发季来了!提前2到4周开始用药预防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昨天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花粉过敏高发季,提前2到4周开始用药预防是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下详细解释其原因和相关注意事项:

一、提前用药预防的原因
1. 免疫系统的反应机制
   在花粉过敏中,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花粉这种无害物质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并启动免疫反应。当花粉季来临,首次接触花粉抗原后,免疫系统中的抗原提呈细胞会摄取花粉抗原,并将其加工处理后提呈给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被激活后,会促使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的IgE抗体。IgE抗体能够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致敏。当再次接触相同花粉抗原时,花粉抗原会与致敏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结合,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出组胺、白三烯等一系列炎症介质,从而引发过敏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眼痒、皮疹等。
   提前用药可以干预这个免疫反应过程。例如,使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它能够抑制免疫系统中多种炎症细胞(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的活性,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过敏症状。如果在花粉季来临之前开始用药,就可以在免疫系统刚开始对花粉产生反应时进行抑制,阻止过敏症状的进一步发展。
2. 药物作用的起效时间
   以常用的抗组胺药物为例,这类药物是花粉过敏治疗的一线用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服用后一般需要1 3小时才能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开始发挥药效。而鼻用抗组胺药如氮卓斯汀,虽然起效相对较快,但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在鼻腔局部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
   对于花粉过敏这种具有季节性和可预测性的疾病,提前2 4周用药可以确保在花粉浓度开始升高、对人体产生影响之前,药物已经在体内或局部达到稳定的有效浓度,从而及时发挥预防作用。

二、常用的预防药物
1. 鼻用糖皮质激素
   作用机制: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它可以抑制炎症细胞(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的活化和迁移,减少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的产生,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
   代表药物及使用方法: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一般每天使用1 2次,每侧鼻腔1 2喷。
2. 口服抗组胺药
   作用机制:通过与组胺H1受体结合,阻止组胺与其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组胺引起的过敏症状,如瘙痒、打喷嚏、流鼻涕等。
   代表药物及使用方法: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氯雷他定一般每天口服10mg,西替利嗪每天口服10mg(成人剂量)。

三、注意事项
1. 药物选择需个体化
   不同的花粉过敏患者可能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和严重程度。例如,有些患者主要是鼻部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对于这类患者,鼻用糖皮质激素可能是较好的预防选择;而有些患者除了鼻部症状外,还伴有眼部瘙痒、皮疹等全身症状,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口服抗组胺药。
   此外,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也会影响药物的选择。例如,老年人可能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儿童用药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
2. 副作用监测
   鼻用糖皮质激素虽然是局部用药,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有一些局部副作用,如鼻出血、鼻黏膜干燥等。使用时应注意正确的喷药方法,尽量避免朝向鼻中隔喷药。
   口服抗组胺药可能会有一些全身副作用,如嗜睡、口干等。对于需要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的患者,应选择无嗜睡副作用的抗组胺药,如非索非那定等。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和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应及时就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5 20:37 , Processed in 0.04174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