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DeepSeek医生"也能上岗"诊疗"了!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处方靠谱吗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工智能(如DeepSeek医生等)自动生成处方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并不完全靠谱,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

一、缺乏全面准确的医疗信息获取能力
1. 患者个体差异难以精准把握
   患者的医疗状况往往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家族病史、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运动习惯)、过敏史等。例如,一位患者可能对某种特定的药物成分过敏,而人工智能仅基于当前输入的症状(如头痛、发热),如果没有准确获取过敏史信息,就可能推荐含有该过敏成分的药物,从而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
2. 无法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身体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例如,通过听诊心肺音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肺方面的疾病,触诊腹部有助于发现腹部脏器的异常。而人工智能不能像医生那样直接对患者进行触、叩、听、视等检查,仅根据患者描述的症状,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诊断线索。例如,患者自述腹痛,可能是胃肠道疾病,但也可能是泌尿系统结石或女性的妇科疾病,没有身体检查辅助,难以准确判断病因。

二、医学知识的复杂性与局限性
1. 医学知识的动态更新挑战
   医学领域的知识不断发展更新,新的疾病种类被发现,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例如,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肿瘤的治疗理念从单纯的手术、化疗转变为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人工智能的知识更新可能存在滞后性,无法及时跟上医学前沿进展,从而可能给出过时的治疗建议。
2. 难以应对复杂的临床情况
   在实际医疗中,存在许多复杂的合并症情况。比如,一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同时又出现了心血管疾病症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两种疾病的相互影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来制定治疗方案。人工智能可能在处理这种多疾病交织、药物相互作用复杂的情况时,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导致生成的处方不合理。

三、伦理与法律风险
1. 责任界定模糊
   如果患者按照人工智能生成的处方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佳,很难确定责任归属。是人工智能开发者的算法缺陷问题,还是数据偏差问题,或者是使用者(患者或医疗从业者)没有正确输入相关信息的问题,难以清晰界定,这在医疗纠纷处理方面会面临巨大挑战。
2. 伦理审查缺失
   在医疗过程中,存在许多伦理问题需要考虑,如患者的自主权、隐私权、受益最大化等。人工智能在生成处方时,可能没有充分考虑这些伦理因素。例如,对于某些绝症患者,可能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家属意愿等因素来决定是否告知病情真相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而人工智能目前难以做到在伦理框架内进行这样的权衡。

目前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处方还不能完全替代医生的诊疗,但在辅助医疗决策、提供医学知识参考等方面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5 20:31 , Processed in 0.05763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