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商银行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金融获得感方面可以采取多种举措:
一、优化金融服务流程
1. 简化开户流程
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企业开户线上预约、预审核。企业可以通过银行官网或手机银行提交开户申请,银行提前对企业提交的基本资料进行审核,告知企业需要补充或修正的内容。
整合开户所需的各类表格和文件,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填写内容。例如,将账户开户申请表、企业信息采集表等进行融合,避免企业在不同表格中重复填写相同的企业基本信息,如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姓名等。
2. 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建立大数据风控模型,快速评估企业信用状况。通过整合企业的税务数据、工商登记信息、水电费缴纳情况、司法涉诉情况等多维度数据,银行可以在短时间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从而缩短贷款审批时间。
优化内部审批流程,实行平行作业。在传统的贷款审批流程中,调查、审查、审批等环节往往是串行进行的,上海农商银行可以改为调查与审查环节并行作业,调查人员在收集企业资料的同时,审查人员提前介入进行初步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避免资料来回补充的时间浪费。
二、创新金融产品供给
1. 针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定制产品
对于小微企业推出“小微快贷”系列产品。这类产品具有额度适中(例如额度范围在10万 500万元之间)、手续简便、放款快速(最快可实现当天申请当天放款)的特点。贷款采用灵活的还款方式,如按日计息、随借随还,以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
为中型企业提供“成长助力贷”。根据中型企业的发展阶段和资金需求特点,设计不同的贷款期限(1 5年不等)和还款计划。例如,对于处于扩张期的中型企业,提供额度较高(可达到1000万 5000万元)的中长期贷款,支持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扩大生产规模等。
2. 贴合特定行业需求的产品
在科技金融领域,设立“科技创e贷”。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风险、高成长的特点,采用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创新担保方式。银行与专业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合作,对企业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价值确定合理的贷款额度,一般可达到知识产权评估价值的30% 50%左右。
对于农业企业,推出“惠农贷”。为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相关产业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贷款期限根据农业生产周期设定,如对于种植类企业,贷款期限可与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相匹配,利率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以促进农业企业的发展。
三、加强对企业的金融支持与服务
1.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积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降低贷款利率。例如,通过央行的再贷款再贴现政策,获得低成本资金,并将这一优惠传导至企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降低贷款利率1 2个百分点。
减免企业部分金融服务费用。对于小微企业的开户手续费、账户管理费、网银年费等进行减免或优惠。如对新开户的小微企业,在开户后的一年内免收账户管理费,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2. 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除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外,还为企业提供理财咨询、现金管理、汇率风险管理等服务。例如,针对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提供汇率套期保值产品,帮助企业锁定汇率风险,避免因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
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通过举办线下讲座、线上微课堂等形式,向企业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普及金融知识,包括信贷政策解读、金融市场风险防范、新型金融工具使用等内容,提升企业的金融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利用金融资源。
四、积极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相关合作
1. 与政府部门合作
与地方政府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银行可以及时获取政府部门掌握的企业扶持名单、企业经营动态等信息,同时向政府部门反馈企业的融资需求和金融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政府部门制定更精准的扶持政策。
参与政府组织的银企对接会、融资洽谈会等活动。在活动中,上海农商银行可以现场介绍金融产品和服务,与企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对接,提高银企合作的效率和成功率。
2. 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
与担保公司合作开展银担业务。对于一些难以提供足额抵押物的企业,由担保公司提供担保,银行发放贷款。银行与担保公司共同分担风险,按照一定的比例(如银行承担70% 80%的风险,担保公司承担20% 30%的风险)进行风险分担,提高企业获得融资的机会。
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提升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水平。例如,利用金融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信贷风险评估模型,利用其区块链技术提高供应链金融的安全性和透明度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