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月LPR保持不变的情况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为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品种。2月LPR保持不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市场流动性角度来看,尽管货币政策整体处于稳健偏宽松状态,但在短期内市场利率波动不大,银行资金成本没有出现大幅变动的情况下,LPR调整的动力不足。例如,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等短期资金利率相对稳定,没有对LPR形成向下的强力推动。
从银行自身经营考虑,目前银行净息差面临一定压力。如果LPR过度下调,可能会进一步压缩银行的利润空间,影响银行的可持续经营能力。
2. 后续仍有调降空间的依据
稳增长需求方面
宏观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压力,为了刺激实体经济融资需求,降低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是重要手段。通过调降LPR,可以鼓励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尤其是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降低的贷款利率能减轻其财务负担,提高其竞争力和发展活力。例如,制造业企业可以利用更低的贷款利率更新设备、进行技术研发等。
对于居民部门,降低LPR有助于刺激住房等大宗消费需求。如果5年期以上LPR进一步下调,将降低房贷利率,可能促使部分观望的购房者进入市场,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回暖,进而拉动相关上下游产业发展,如建筑、装修、家电等行业。
政策协同方面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的需求下,LPR有调降空间。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降LPR为财政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例如当政府实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时,较低的LPR可以降低项目融资成本,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和回报率。
全球主要经济体大多处于低利率环境,虽然我国货币政策保持独立性,但从国际竞争和汇率稳定等角度考虑,适度调降LPR有助于维持我国经济的相对竞争力,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实体经济领域。
长期利率走势方面
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完善,资金的供给效率提高,资金成本有下降趋势。例如金融科技的发展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降低了部分运营成本,这部分成本的节约可以通过LPR的下调传导到实体经济中。
随着金融市场改革的推进,如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不断完善,银行的负债成本有望进一步优化,这将为LPR的下调提供空间。当银行存款利率能够更加灵活地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时,银行在LPR报价时就有更多的空间来降低利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