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构看好的原因
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我国芯片产业面临外部的限制和压力。为了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安全,实现从基础硬件到高端设备的自主可控,国产芯片替代进口芯片的需求极为迫切。例如,在通信设备、计算机、消费电子等众多领域,国内企业都在努力将原本依赖进口的芯片替换为国产芯片。
行业成长空间巨大
随着物联网(IoT)、5G通信、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芯片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以5G为例,5G基站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射频芯片、基带芯片等,5G手机相比4G手机也需要性能更强大、功耗更低的芯片。物联网设备的多样化,从智能穿戴设备到智能家居设备,都离不开各种类型的芯片支持。
政策支持不断加强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芯片产业发展。例如,国家通过设立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为芯片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生产线建设等。同时,在税收优惠、土地使用等方面也给予芯片企业诸多便利,促进芯片产业的聚集和发展。
2. 芯片ETF宽幅震荡的影响因素
行业自身特点
芯片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从技术研发角度来看,新的芯片制程技术研发难度极高,如从14nm制程向7nm、5nm甚至更先进制程的突破,面临着诸多技术瓶颈,如光刻技术、芯片架构设计等方面的难题。研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导致芯片企业的业绩预期不稳定,进而反映在芯片ETF的走势上,出现宽幅震荡。
在资本投入方面,建设一条先进的芯片生产线需要巨额资金,例如建设一条7nm制程的芯片生产线可能需要上百亿美元的投资。这使得芯片企业的盈利状况受产能利用率、良品率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这些因素的波动会影响投资者对芯片行业的预期,造成芯片ETF价格波动。
市场供需关系
需求端波动:芯片需求受到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和终端产品市场周期的影响。在宏观经济下行时,如全球经济衰退期间,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下降,从而减少对芯片的需求。例如,当智能手机市场饱和,出货量下降时,手机芯片的需求也会相应减少。同时,新兴技术应用的普及速度也会影响芯片需求,如果新技术如折叠屏手机的普及速度不及预期,那么与之相关的特殊芯片需求也会受到抑制。
供给端变化:芯片供给受限于产能建设周期和外部环境干扰。产能建设需要较长时间,在产能爬坡阶段,芯片供应无法迅速满足市场需求。此外,外部事件如自然灾害(日本地震曾影响芯片原材料供应)、贸易摩擦(美国对我国部分芯片企业的制裁影响芯片供应渠道)等,都会干扰芯片的正常供应,导致供需失衡,使芯片价格大幅波动,从而造成芯片ETF的宽幅震荡。
投资者情绪与资金流向
芯片行业作为高科技产业,受到众多投资者的关注。当市场上出现关于芯片行业的利好消息,如某家芯片企业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或者新的芯片应用市场被打开时,投资者会蜂拥而入,推动芯片ETF价格上涨。相反,一旦有负面消息,如芯片企业业绩不及预期或者行业竞争加剧等情况,投资者可能会恐慌性抛售,导致芯片ETF价格大幅下跌。而且,在全球资金流动的大背景下,当资金从新兴市场回流到发达市场或者从科技板块流向其他板块时,芯片ETF也会受到资金流出的影响而出现价格下挫,从而表现出宽幅震荡的走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