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广州推动“强区促镇带村” 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强区促镇带村”是广州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的重要举措,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一、政策背景
“百千万工程”的提出
    广东省委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旨在推动全省县域、镇域、村域的高质量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广州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城市,积极响应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策略。
广州的发展需求
    广州市内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心城区发展相对成熟,而部分远郊区、镇、村的发展潜力尚未充分挖掘。为了实现全市的共同繁荣,需要一种能够整合资源、发挥各级优势的发展模式。

二、“强区”的举措与意义
1. 强化资源集聚与辐射能力
    举措
        发挥各区的产业优势,如天河区的金融、科技服务业,海珠区的数字创意产业等,加强资源整合,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例如,天河区集中力量发展珠江新城 金融城 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重大平台,吸引各类高端要素集聚。
    意义
        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形成以区为核心的发展引擎,带动周边镇、村的产业协同发展。
2. 创新治理与服务模式
    举措
        各区根据自身特点推进治理创新,如越秀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功能提升相结合,打造宜居宜业的历史文化街区;黄埔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推行“秒批”等政务服务改革,提高企业办事效率。
    意义
        为镇、村治理提供经验借鉴,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福祉,推动区域治理现代化向基层延伸。

三、“促镇”的举措与意义
1. 特色小镇建设
    举措
        广州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小镇,如番禺区的沙湾古镇以岭南文化为特色,打造文化旅游小镇;花都区的狮岭镇凭借皮具产业优势,建设时尚产业小镇。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注重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
    意义
        促进镇域经济发展,提升镇的产业竞争力和知名度,吸引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和就业机会。
2. 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举措
        加大对镇的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条件。例如增城区的一些镇通过建设地铁线路延伸段,加强了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同时,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镇的倾斜,提升镇的公共服务水平。
    意义
        增强镇的承载能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缩小镇与城区的发展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带村”的举措与意义
1. 产业帮扶与协同发展
    举措
        引导村集体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通过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将村纳入现代产业体系。例如从化区的一些村庄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并与电商平台合作,拓展销售渠道;同时,鼓励区、镇企业与村开展产业对接,带动村集体增收。
    意义
        激活农村产业发展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2. 乡村建设与生态保护
    举措
        加强对村庄规划建设的指导,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如白云区的一些村庄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同时,注重传承岭南乡村文化,保护古村落、古建筑等文化遗产。
    意义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实现生态宜居,传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五、整体实施效果与展望
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通过“强区促镇带村”,广州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更加顺畅,产业协同发展不断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例如,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到乡村旅游、休闲,促进了乡村消费市场的繁荣;同时,农村劳动力也能够更便捷地到城区就业。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这一模式的推动下,广州的乡村在产业发展、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未来,广州将继续深入实施“强区促镇带村”,不断优化政策措施,加大资源投入,进一步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实现城乡区域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5 20:23 , Processed in 0.03773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