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出来的”这句话体现出积极主动、通过努力奋斗去改善环境、追求美好蓝天的决心和理念。
一、内涵
1. 摒弃消极等待思想
在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如果只是一味地等待自然条件的好转或者等待其他外部因素偶然地发挥作用,那是不切实际的。例如,过去一些城市面临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若只是期望大气环流等自然因素自行驱散雾霾,而不采取任何积极的治理措施,那蓝天永远不会稳定而持续地出现。
2. 强调积极作为和奋斗
治理措施的实施
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拼出蓝天。政府要制定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法规,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例如,对高排放的工业企业,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排放标准、进行环境监测等手段,促使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能源结构调整
从能源角度来看,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逐步替代传统的煤炭等高污染能源。这涉及到大量的科研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如我国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需要众多科研人员的钻研拼搏,以及能源企业的积极投资和建设运营,才能在改善能源结构、减少污染排放方面取得成效,为蓝天的出现创造条件。
公众参与和意识转变
公众也要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拼出蓝天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比如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如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等。这需要每个人克服自身的一些习惯和不便,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也是一种“拼”的体现。
二、意义
1.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这种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积极的思想导向。它激励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不断加大环境治理的投入和工作力度,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土壤修复等一系列生态工程。
在区域生态建设方面,比如京津冀地区协同治理大气污染,各个地区不再各自为政、消极等待,而是积极合作、共同拼搏。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通过联合执法检查、共享环境监测数据、协同推进产业升级等方式,共同应对大气污染挑战,使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逐步得到改善。
2.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在社会层面,这种理念有助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企业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会更积极地探索绿色生产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模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例如,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大环保设备的投入,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实现从高污染、高能耗向低污染、低能耗的转型升级。
从公众角度来看,这一理念的传播有助于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整个社会形成积极向上、关爱环境的良好氛围,推动社会朝着更加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