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棉主题

杭州钱塘:探索农业新模式 走好富民强村路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5-17 19: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杭州钱塘区通过多种方式探索农业新模式,走好富民强村路,具体如下: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成立共富公司:前进街道引入社会资本与前峰村强村公司联合成立杭州前品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前品味·沙地的味道”共富农产品品牌,融合产业、运营等资源,助推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    发展“共富工坊”:钱塘区建设了多家“共富工坊”,如首家以“农业科技”为主题的共富工坊,配套100亩农业示范种植基地,在育苗、播种、采摘等流程中实施科技创新,其运营团队通过无人机、AI采摘机器人等设备为有意向农业主体提供种苗和技术培训,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引导参与种植。截至2025年5月,钱塘区共有“共富工坊”119家,带动剩余劳动力就业4100余名,人均月增收2900余元。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打造“千亩粮仓”:钱塘区打造12个“千亩粮仓”,各有特色侧重。如义蓬街道小泗埠村示范区实现粮食的规模化种植;下沙街道万青生态示范区是数字农业前沿,“数字大棚”集成虫情监测、空气湿度实时分析等功能,从农田规模、科技应用等多个维度,将“千亩粮仓”打造成现代农业标杆。    推进科技强农项目:启动临江1500亩种子种苗基地建设,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联合打造“种业硅谷”;实现机械强农,启动乔司农场数字农业园、“稻香小镇”等特色农业园区建设;试点推广稻渔共生模式,进一步推进农业生态湿地建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发展农文旅项目:钱塘区积极打通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通道,“钱塘小雅”“稻梦春光里”等农文旅项目频频出圈。临江街道立足湿地生态、知青文化、围垦农业三大核心优势,打造杭州钱塘大湾区省级湿地公园、临江青橙乐园等乡村旅游景点,2024年辖区共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同比增长50%以上,旅游业带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12%以上。    探索休闲农业:如萧东村的“新农人”马鑫女,将自家的承包地与家乡围垦文化、知青文化等特色文化相结合,探索休闲农业新路径。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钱塘区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创建钱塘区乡村振兴学院,引进学者和专家培育钱塘“三农”人才,培育21名农创客和4800名农村实用人才,打造农业生产专业队伍。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以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户厕改造和乡村特色风貌塑造为重点,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弱项。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生活污水一体化运维,农村厕所一体化建设,推动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截至2025年,钱塘已实现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全覆盖,其中精品村占1/3,为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打下了良好基础。推进农村改革创新:推出标准地改革+农业“双强”、农房租改革+乡村建设、市场化改革+集体经营、数字化改革+强村富民等组合拳。例如“共同富裕农房租”系统建设,通过中介市场运作以及政府有序监管,规范农租房,实现农民增收、职工降本、企业提效;还发布实施强村富民“双十条”实施意见,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加快乡村数字化改革,支持条件成熟的村设立强村公司、招聘农村职业经理人发展集体经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红棉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6-20 15:35 , Processed in 0.07317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