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亮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校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也是智能通信、导航与微纳系统实验室主任,长期致力于导航位置服务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由他带领团队研发的“5G+北斗”技术,是全球首个实现通信与导航深度融合的技术体系,重新定义了人类感知时空的边界。以下是对该技术的具体介绍:技术背景:传统定位技术存在诸多局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虽能实现米级定位,但在室内、地下或高楼之间等场景,信号易被遮挡,无法满足矿山安全、自动驾驶、无人机送货等应用所需的厘米级精准定位要求。而5G技术凭借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和密集基站部署,可将定位精度提升至0.1米甚至毫米级,且5G地面网络能弥补北斗卫星在室内、地下、城市峡谷等场景的信号盲区,二者结合应运而生。技术优势:该技术将地上的5G网与天上的北斗网融合,实现“通导一体化建设”,让通信网兼具定位功能。通过这种融合,不仅将室内定位精度提高了数十倍,突破多项室内高精度定位关键技术瓶颈,还大大节约了成本;此外,通过将微弱定位信号巧妙嵌入5G通信的噪声频带,实现“变废为宝”,使通信网络覆盖之处就能实现精准定位,同时利用人工智能融合手机传感器、基站信号等多源数据,实现持续精准定位,让手机导航功耗降低90%,续航从2小时增长到24小时。应用场景: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上,“5G+北斗”广域无缝融合定位技术得到应用,实现了从室外到室内的无缝导航,帮助观众便捷找到座位,助力管理方实时掌握场馆运行和人流情况。在交通领域,可应用于停车管理、车载导航、手机导航等,让车辆平均行驶时间减少17%,还能解决隧道场景下卫星信号缺失问题,降低隧道内事故发生频率,减少财产损失。在智慧矿山建设中,以5G网络为依托结合北斗定位技术,有望实现矿山挖装、运输、监测等环节的自动化作业,提高生产安全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