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2日,洲际交易所(ICE)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收盘多数下跌,而可可期货涨1.47%报9202.00美元/吨。以下是对这种市场表现的分析: 可可期货上涨原因供应端担忧:可可的主要产地在西非地区,该地区气候条件不稳定,容易导致可可产量出现波动。比如可能出现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影响可可的收成,进而使市场对可可的供应预期减少,推动价格上涨。此外,全球可可库存处于较低水平,ICE监测的美国港口可可库存在过去一年半一直呈下降趋势,2024年12月27日降至20年来最低水平136.7万袋。较低的库存使得市场对供应短缺的担忧加剧,一旦有产量方面的风吹草动,价格就容易上涨。需求端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全球对于高品质巧克力的需求持续增长,这直接推动了可可的市场需求上扬。可可作为制作巧克力的主要原料,需求的增加自然会带动其价格上升。 其他农产品期货下跌原因原糖期货:全球糖的生产量在增加,巴西和印度等主要生产国产量提升,使得市场供应过剩。同时,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导致消费者购买力受到压制,糖的消费需求减弱。此外,近期天气状况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提升,进一步推动糖产量增加,市场预期价格下调,投资者纷纷离场,加剧了价格下行压力。棉花期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纺织行业的需求减弱,进而影响了棉花的消费。同时,棉花生产国的产量增加,使得棉花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承受压力。另外,政策变化也会对棉花市场产生影响,例如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贸易摩擦等,都会搅动棉花市场。咖啡期货:咖啡市场下跌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一方面,南美洲天气改善,咖啡产量恢复,市场供应增加。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使得消费者咖啡消费意愿减弱,虽然部分地区需求依然强劲,但整体趋势趋于疲软,投资者对咖啡市场信心不足,导致期货价格持续下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