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是指在低空空域(通常指距离地面1000米以下的空域)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通用航空、无人机应用、飞行汽车等领域。以下是关于政策与产业共振下低空经济产业链投资机遇的具体分析: 政策利好不断国家层面重视: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专门负责推动低空经济发展。2025年2月24日,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明确国家鼓励发展通用航空,保障低空经济发展对空域利用的合理需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地方积极布局: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支持政策,包括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金融工具支持。例如,深圳率先出台全国首部关于低空经济的地方专项法规,积极推进全市域空天地一体化低空通感设施全覆盖等;绍兴市越城区公布全域低空新基建一期工程总承包项目,总投资预计达20.5亿元。 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根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低空物流:随着电商、即时配送等发展,物流需求呈“小批量、高频次、强时效”趋势。低空无人机配送可解决偏远山地、城乡结合部“最后一公里”与“最远一公里”难题,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开展试点。 城市治理:无人机在城市管理中具有高空视角全域覆盖、多模态数据实时回传等特性,可用于全域监管、精准作业等,如杭州余杭区行政执法无人机、重庆轨道交通巡检等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应急救援:在突发灾害中,无人机凭借高机动性、全天候作业能力,可用于灾情监测、通信保障与空投补给等,提升救援响应效率与安全性。企业积极布局:不少上市公司积极投身低空经济产业。如深城交紧密推进低空经济等业务领域技术与产品研发;当升科技研发的固态电池材料在低空经济领域应用前景广阔;陕西华达在低空经济等领域持续发力,助力空天地一体化体系建设。 产业链投资机遇飞行器制造:包括无人机、通用飞机、飞行汽车等的制造。随着低空经济发展,市场对各类飞行器需求将增加,相关制造企业有望受益,如亿航智能等无人机制造商。空管系统:低空飞行增多需要完善的空管系统保障安全与秩序。轨交控制系统公司在低空空域管理方面有技术延伸基础,如自2024年起推出飞控计算机、空管系统等低空产品的公司,有望构建第二成长曲线。基础设施建设:如起降场、飞行服务站、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迫切。相关的工程建设企业、通信设备供应商等存在投资机会,绍兴市越城区的全域低空新基建项目就是很好的例证。配套服务:包括飞行培训、维修保养、保险等配套服务产业也将迎来发展机遇。随着低空飞行器数量增加,对专业的飞行培训、维修保养服务需求会相应增长。不过,低空经济产业链投资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低空飞行安全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空域管理审批流程繁琐、部分技术存在瓶颈等。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技术发展以及市场需求动态,以便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