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传递温情与力量 中建地产青年志愿服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4 03: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递温情与力量:中建地产青年志愿服务纪实  # 一、以行动践行初心:青年志愿精神的内核  中建地产青年志愿服务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将企业社会责任与青年成长深度结合。这群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志愿者,活跃在城市建设、社区服务、公益帮扶等多个领域,用汗水与智慧传递着建筑央企的温度——从老旧小区改造现场的安全宣讲,到乡村学校里的“建筑科普课堂”,再到暴雨灾害中的应急救援,他们以专业所长为社会各界注入力量,让志愿精神在钢筋水泥间绽放人文光芒。  # 二、多维服务场景:让温情触达每个角落  城市建设中的“暖心基建”    志愿者走进工地一线,为建筑工人子女开设“四点半课堂”,提供课业辅导与兴趣培养;在保障房项目现场组织“工友开放日”,通过安全演练、法律咨询等活动,守护建设者的权益与健康。例如,在某保障房社区交付前,青年团队主动对接独居老人,提供户型改造建议、家具安装等“适老化”志愿服务,让建筑不仅是居所,更是充满关怀的家。  乡村振兴中的“青春接力”    深入偏远乡村开展“建筑赋能计划”:为乡村小学设计环保教学楼,利用再生材料打造校园景观;发起“图书筑梦”行动,募集万余册图书建立乡村图书馆,并定期组织“建筑知识下乡”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模型搭建、结构实验感受建筑魅力。在某脱贫县,志愿者团队耗时3个月改造废弃校舍,将其变为兼具教学与村民活动功能的“乡村文化驿站”。  社会应急中的“青年担当”    面对自然灾害,青年志愿队第一时间组建应急小组:2024年某城市暴雨内涝期间,志愿者携带排水设备深入积水社区,协助转移群众、抢修基础设施;疫情防控期间,他们化身“物资配送员”,为封控小区老人配送生活物资,用“无接触服务”搭建温暖桥梁。  # 三、专业赋能志愿:当建筑智慧遇见公益需求  中建地产青年志愿者将建筑行业专业技能融入志愿服务,形成独特的“技术公益”模式:  适老化改造专项行动:结合建筑设计专业知识,为独居老人家庭免费改造防滑地面、加装扶手、优化照明系统,累计完成500余户家庭改造,降低居家安全隐患。  “微更新”社区营造计划:在老旧小区开展“边角花园”改造,利用建筑废料制作花箱、设计休憩座椅,将闲置角落变为邻里交流空间,某社区通过改造后,居民自发成立“花园守护队”,形成长效自治机制。  防灾减灾科普工程:编制《社区防灾建筑手册》,以漫画、模型演示等形式讲解建筑抗震原理、应急逃生通道设计,走进200余所学校、社区开展科普活动,受益群众超10万人次。  # 四、志愿精神的传承与延伸:从个体到群体的温暖共振  “1+N”志愿矩阵:以青年志愿者为核心,联动业主、合作伙伴、社区居民成立“共建志愿服务联盟”,形成“企业引领、多方参与”的公益生态。例如,联合物业发起“邻里互助日”,组织业主志愿者为高龄老人提供上门维修、代买药品等服务。  数字化志愿平台:开发“中建青志”小程序,实现志愿服务需求发布、时长记录、技能匹配数字化管理,志愿者可根据建筑、设计、工程等专业标签接单,提升服务精准度。截至2025年,平台注册志愿者超5000人,累计服务时长超10万小时。  “志愿+成长”培养体系:将志愿服务纳入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公益项目策划大赛”“志愿先锋评选”等活动,让青年在服务社会中提升沟通、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多名志愿者因表现突出获得“市级青年志愿服务标兵”等荣誉。  # 五、结语:让建筑有温度,让青年有力量  中建地产青年志愿服务如同城市建设中的“温情钢筋”,既筑牢社会责任的基石,又以人文关怀勾勒建筑的灵魂。当年轻的工程师们放下图纸走进社区,当施工一线的技术员变身公益讲师,他们用行动证明:建筑不仅是冰冷的砖瓦,更是传递温暖的载体;青年不仅是城市的建设者,更是文明的传承者。这份以专业为笔、以爱心为墨的志愿实践,正在为“中国建造”注入更厚重的精神内涵,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央企青年的温度与力量。  (注:文中具体案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细节,数据为示意性表述,需结合企业真实志愿活动调整。)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6 13:35 , Processed in 0.06091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