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5日,伊朗与美国的第六轮核谈判在阿曼马斯喀特举行。美伊围绕伊朗核问题的谈判由来已久,而此次谈判双方博弈呈现加剧态势,具体情况如下: 谈判背景- 2018年,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朗的制裁,导致伊朗经济遭受重创,伊核协议名存实亡。此后,伊朗与美国虽进行了多轮谈判,但均未能达成实质性协议。2025年以来,双方已进行了五轮间接核谈判,虽取得一些进展,但在铀浓缩权利等核心问题上仍存在重大分歧。 双方博弈表现立场强硬:美国坚持要求伊朗全面停止所有铀浓缩活动,以防其发展核武器,还试图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定性问题、弹道导弹研发问题等与核谈判挂钩。伊朗则坚称铀浓缩是其不可剥夺的权利,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署国,有权和平利用核能,拒绝放弃铀浓缩技术,提出可接受限制浓缩浓度至5%以内,保持一定的技术自主权。互相施压:美国在谈判中以制裁和威胁为手段施压伊朗,如宣布延长伊朗石油出口禁令,还可能在波斯湾部署第二支航母战斗群。伊朗一方面表示有希望达成协议,另一方面警告如果谈判破裂后伊朗遭到袭击,将采取报复行动,打击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态度不一: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对达成协议不乐观,称伊朗在拖延时间。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则称两国有希望达成协议,甚至“有可能迅速达成”,但也强调达成协议的条件是伊朗能够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监督下继续其铀浓缩项目,以及美国终止对伊朗的制裁。 影响谈判的因素以色列干扰:以色列奉行安全利益最大化政策,将彻底消除伊朗核能力甚至常规武器威胁作为目标,多次警告若谈判失败,可能袭击伊朗核设施,并试图说服美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这使得美国在谈判中面临更大的国内政治压力,难以作出实质性妥协。阿曼斡旋:阿曼作为中立国,扮演着美伊谈判的关键桥梁角色,积极提出解决方案,促进双方利益的平衡,其调解努力得到了俄罗斯和欧盟等的支持,为谈判创造了一定的空间。 可能的影响地区安全局势紧张:谈判的停滞或中断可能促使伊朗进一步发展其核计划,增加中东地区的核扩散风险,以色列等国也可能因担忧伊朗核能力而采取军事行动,进一步加剧地区紧张局势。伊朗经济持续承压: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导致伊朗经济遭受重创,通胀率高企,民生艰难。谈判的停滞或中断意味着伊朗难以通过谈判解除制裁,其经济困境将持续。国际社会努力受挫:伊核谈判是国际社会通过多边合作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的典范。谈判的停滞或中断将损害国际社会在核不扩散、地区安全等领域的合作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