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农垦集团12万亩小麦实现颗粒归仓。以下是相关情况介绍:收割时间:5月29日,陕西农垦集团沙苑农场喜开今年夏收第一镰,拉开了陕西农垦集团12万亩小麦收获的序幕。截至6月9日,经过5天夜以继日连续奋战,10万亩小麦收获任务全面完成。产量情况:今年关中平原遇到干旱天气,陕西农垦的小麦产量仍然保持稳定。沙苑农场、朝邑农场收获已结束,平均亩产约958斤。其中,华阴农场的“华垦麦23”在实收测产中,以亩产752.5公斤的成绩创2025年全省小麦单产最高水平。丰收原因: 高标准农田建设:陕西农垦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吨粮田”,持续在农田水利建设、土壤改良修复、耕地地力提升上下功夫。 关键技术措施落实:落实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一系列关键技术措施。2024年秋播时,使用大马力联合整地机械和气吸式播种机,精准保证播深和播量,全面提升整地和播种质量。开春旱情露头时,小麦正值拔节孕穗期,采取多种灌溉措施,做到应灌尽灌、能灌尽灌,其中8万亩小麦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灌溉,4万亩采取喷灌措施,保证了小麦全生育期的水肥需要。 优质品种选择:选择周麦49、淮麦33等丰产性好、品质优、节水性好、综合抗病性强的优质小麦品种。 精细田间管理:播种前精细整地,利用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蓄水蓄肥能力,利用播后镇压技术促进根系下扎和生长;采取播种、播肥、镇压于一体的集成播种技术模式,提高播种质量;坚持分类管理,根据墒情气温,适时做好化学除草,及时预防小麦病虫害;针对今年旱情,增加浇水频次,由3次水增加到5次水,提升小麦千粒重;在小麦灌浆期,增加喷施叶面肥的次数,同时配合浇水降低地面温度,改善小气候。夏收特点:今年集团夏收整体特点是收获秩序稳、推进速度快、机收质量高、减损效果好、装备更智能、作业更高效。小麦机收率达100%,创历年新高。在机收率提升的同时,基本把机收损失控制在1%以内,实现增产增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