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发动袭击,引发局势紧张升级。有专家认为,以色列此举有拉美国“下水”的意图,具体分析如下:破坏美伊核谈判:美伊原定要进行第六轮核谈判,而以色列一贯坚决反对美伊签署任何允许伊朗保有核能力的协议,因此试图在谈判关键节点动手加以干扰。伊朗方面已宣布退出第六轮核谈判,说明这次袭击已经造成实际干扰。以色列通过制造冲突,希望迫使美国改变对伊朗的谈判立场,加大对伊朗的压力。争取国际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12日通过谴责伊朗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义务,以色列13日就发起袭击,以方可能是有意借此制造一种“师出有名”的正当性,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同时也将美国置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如果美国不支持以色列,可能会影响美以关系;如果支持以色列,就可能被卷入与伊朗的冲突中。缓解内部压力: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前面临极大政治压力,从司法改革引发的国内分裂,到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的袭击,再到迟迟未能结束的加沙冲突,他迫切需要一场外部军事行动来缓解内部压力。而打击伊朗这样一个被以色列普遍视为“敌对政权”的对象,更容易在国内凝聚共识、转移矛盾。并且,通过将美国拉下水,内塔尼亚胡可以在国内塑造自己作为强硬领导人的形象,同时借助美国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有观点认为,美国对以色列突袭伊朗“事前知情且实质参与”已几无悬念。例如有报道称,美国在卡塔尔的军机和加油机有所动作,可能为以色列提供了后勤保障,伊朗驻联合国特使也指责美国为以色列的袭击提供情报和政治支持。接下来,美方的反应将取决于伊朗的反击力度,如果伊朗反击猛烈,美国将难以置身事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