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考生和家长 "改分""保录取""交钱得补贴"等是诈骗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5 03: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警惕高考相关诈骗!这些话术都是陷阱  高考结束后,各类招生诈骗进入高发期,“改分”“保录取”“交钱得补贴”等话术看似“捷径”,实则是不法分子针对考生和家长焦虑心理设下的骗局。以下是常见诈骗手段解析及防骗指南,务必提高警惕:  # 一、常见诈骗手段盘点  1. “内部关系可改分/补录”——利用分数焦虑     话术举例:“花钱就能修改高考成绩”“认识招生办‘内部人员’,可办理补录”。     真相:高考成绩由官方系统统一发布,任何个人或机构都无法修改;补录流程受严格监管,需通过正规志愿填报系统进行,不存在“花钱买名额”的情况。  2. “低分高录/保录取”——伪造招生渠道     话术举例:“交10万元可上985/211大学”“海外名校‘特招名额’,无需语言成绩”。     真相:高校录取严格按分数线和志愿投档,不存在“花钱买学位”;所谓“海外特招”多为野鸡大学骗局,学历无法认证。  3. “领取教育补贴/助学金”——骗取个人信息     话术举例:“国家新政策,交押金可领万元助学金”“提供银行卡信息即可申请补贴”。     真相:政府助学金申请有明确流程,无需提前缴费;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的均为诈骗。  4. “售卖‘高考答案’‘押题卷’”——利用投机心理     话术举例:“考前必看绝密押题,准确率90%”“花5000元买高考原题答案”。     真相:高考命题受严格保密,任何“押题卷”均为虚假宣传,购买此类资料不仅浪费钱财,还可能错过正规复习。  # 二、防骗核心原则:三不原则  不轻信“特殊渠道”:对“内部关系”“破格录取”等话术保持警惕,所有招生信息以教育部官网、高校官方渠道发布为准。  不泄露关键信息:保护好考生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志愿填报账号等,避免被骗子利用。  不轻易转账汇款:任何要求提前缴纳“学费”“押金”“关系费”的行为,均可能是诈骗,务必通过学校官方渠道核实。  # 三、正规信息查询与求助渠道  招生咨询:拨打高校招生办官方电话(可通过学校官网查询)、关注“阳光高考”平台(教育部官方招生信息发布平台)。  助学金申请:通过学校辅导员、教育局资助中心咨询,或登录“中国学生资助网”了解流程。  诈骗举报:如遇可疑情况,立即拨打110报警,或向当地教育部门、网信部门举报。  # 四、给考生和家长的提醒  高考是公平竞争的舞台,任何“捷径”背后都是陷阱。家长和考生应理性看待考试结果,通过正规途径规划升学,切勿因焦虑或侥幸心理落入骗局。如需帮助,务必以官方信息为唯一依据,守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6 06:50 , Processed in 0.0961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