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不要被“散装江苏”给骗了!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5 05: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散装江苏”是一个网络热梗,它形象地描述了江苏的一些特点,但也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下是对“不要被‘散装江苏’给骗了”的解读: “散装江苏”的表象地理因素:江苏水网密布,淮河、长江将江苏版图横向划成3块,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又把江苏纵向分为2部分,众多的河湖将江苏分割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板块,在地理上形成众多“孤岛”,从直观上给人一种“散装”的感觉。历史沿革:“江苏”得名于江宁(南京)、苏州两府首字,长期存在东西两个中心。而且2004年统计显示,江苏近三分之一的县(市)是明清、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后才设立的,其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变迁较为复杂,这也加深了江苏的“散装感”。经济文化差异:江苏13个地级市发展强劲,互不相让,在经济上各有优势,文化上各地的文化习俗、方言等差异较大,导致人们更倾向于以地域划分群体,在网上常以各自城市或地区来称呼,如南京人、徐州人等,而较少自称“江苏人”,强化了“散装江苏”的印象。 江苏的内在凝聚力历史文化方面:江苏各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南京是六朝古都,苏州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宿迁有“西楚霸王项羽”这一历史名片。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共同构成了江苏灿烂的文化画卷,是江苏人共同的精神财富,凝聚着江苏人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经济发展方面:江苏经济发展均衡性强,2024年昆山GDP高达5380亿,超过8个省会城市和80%以上的地级市,即便省内经济总量最低的县,放到西部也能媲美地级市,13个地级市全部跻身全国百强,这在所有省份中独一无二。各地虽在经济上存在竞争,但也相互协作,如苏南苏北开展了持续40多年的南北帮扶,通过共建产业园、人才交流、产业梯度转移等方式,实现了“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携手奔赴共同富裕。社会协作方面:在面对困难时,江苏人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2016年盐城阜宁、射阳遭遇龙卷风风灾,灾情发生后,江苏全省迅速行动,当天盐城周边城市的救援力量就奔赴灾区,随后全省慈善系统共接收救灾捐赠款物5.09亿元,充分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所以,“散装江苏”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江苏有着内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13个市虽各有特色、互争高下,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拧成一股绳,展现出“苏大强”的实力。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5 12:49 , Processed in 0.06974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