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地高考考生收到以“教育考试院”名义发来的短信,称考生在考试中被 AI 监考发现有作弊行为,成绩记为0分,警方提醒这是典型的诈骗套路。 诈骗手段解析伪装身份:不法分子冒充教育部门或考试机构,利用考生及家长对考试结果的重视和焦虑心理,以“教育考试院”等权威名义发送短信,增加可信度,让考生和家长容易陷入恐慌。设置陷阱:短信中往往附带链接,这些链接很可能是伪装成官方网站的钓鱼网站。一旦点击,手机可能会感染木马病毒,导致隐私信息泄露,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进而造成银行卡资金被盗刷。部分诈骗分子还会诱导考生和家长回复短信、电话或下载 App,进一步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保持冷静核实信息:若收到“作弊记0分”短信,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及时联系学校或当地教育考试院,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切勿按短信指示进行申诉、转账、提供个人信息等操作。注意保管个人信息:考生及家长要提高警惕,不透露考生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准考证号、银行账户等,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同时,不点击不明链接,避免进入钓鱼网站;遇到不明来电,不轻信不转账,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积极举报避免更多人受骗:若确认是诈骗短信,可保留短信截图、链接等证据,通过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公安机关反诈平台举报,让警方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