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将涉外人才培养融入律师行业发展大计,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1. 成立涉外律师学院:2021年,天津市司法局联合天津大学法学院成立天津市涉外律师学院,标志着天津涉外律师人才培养进入新阶段。截至2024年12月底,已举办五期涉外律师培训班,邀请国际仲裁法律实务领域的专家学者授课,内容涵盖国际仲裁的基本流程、涉外争议解决业务常见问题等,提升律师的专业素养和实务能力。2.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天津市司法局会同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发改委、市外办等12家单位建立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推动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统筹协调各方资源,为涉外人才培养和律师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3. 出台人才培养规划:联合天津市教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出台人才培养规划,实施“五个一工程”,统筹推进涉外律师“领军人才—专业人才—后备人才”多梯队培养机制,在十大涉外法律服务专业领域,培养了200余名政治素质高、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眼光和国际视野的涉外律师人才,构建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涉外法律服务需求。4. 推动律所“走出去”:天津市律师协会制定发展境外分支机构的指导意见,助力多家律师事务所先后“走出去”,开展涉外法律服务。这不仅为律师提供了实践机会,也拓展了涉外法律服务市场,提升了天津律师在国际上的影响力。5.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新加坡、韩国等国的法律服务行业加强沟通交流,举办相关主题讲座,为持续推进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升级,深化涉外纠纷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提供广阔平台,让律师了解国际前沿法律动态和业务经验,拓宽国际视野。6. 提升律师核心竞争力:组织开展律师专业水平评价工作,开辟海事海商专业律师专门申报通报和申报操作指南,持续壮大专业法律服务力量;举办法律服务产品大赛,在海事海商、涉外法律服务等领域,推出十大具有原创性、引领性、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的法律服务产品和经典服务案例,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建,提升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