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江苏省在设施果蔬生产领域积极推进从机械化向智能化的转变,具体情况如下:背景与举措: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管理粗放以及设施叶菜生产关键环节装备缺乏、机艺融合度低等问题,江苏省自2024年启动专项,按照“设施—农机—农艺—农信”融合的创新设计理念,攻克固定道垄作生产模式、绿叶菜低损有序采收、甘蓝电动智能采收、设施场景智慧管理等关键技术,构建设施叶类蔬菜装备智能化、管理智慧化的全程解决方案。智能装备研发与应用: 采收环节:如番茄采收机械臂,通过柔性夹爪配合近红外光谱检测,可实现成熟度分级采收,损伤率低,采摘识别率达90%以上,采摘效率约每小时50千克。叶菜有序采收机作业效率每小时2亩以上,可替代至少15个人工。甘蓝电动智能采收装备较人工收获作业效率提升10倍以上,亩均节省10个人工。 其他环节:电动拖拉机、智能起垄播种一体机、吊轨式植保机、电动精密播种机、全自动移栽机、自主导航叶菜收获机等近40台套绿色智能装备涵盖了耕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收获搬运、尾菜处理等全流程生产环节。智能管控技术发展: 多模态数据精准感知与处理:研究构建基于三维空间的温室传感器布设方法,创新数据清洗方法,集成智能算法为一体的多传感器数据和特征两级融合模型,数据准确率达98%以上。 多环境因子智能调控:创制多步长动态预测模型,实现环境因子未来6小时的精准预测;研制远程智能控制终端和温室环境控制装备系统,温度控制精度为±1℃。 智能水肥一体化:构建多源数据驱动的设施果蔬水肥生长调控模型,研发智能水肥一体机及配套云平台,能对水肥流量、配比等实时在线监测、预警预报和智能动态调控。示范应用与成效:太仓鹿杨蔬果生产专业合作社作为试点单位,已实现叶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管理,通过“数据”把严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据测算,在合作社30亩连栋温室内建立标准化应用场景,周年开展叶类蔬菜高效智慧化生产,生产用工将减少一半,效率提高8倍以上,节约水肥30%以上,亩均减损15%以上。“设施果蔬生产全程智能测控管技术”已在南京国家农高区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南京汤山翠谷农业科技园等进行推广应用,节约人工约50%,节省水肥30%以上,减少农药用量60%以上,番茄糖酸比保持在8%-13%,市场零售价格稳定在10 - 30元/斤。未来展望:太仓市将继续以科技强农为发展核心,深化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设施装备“研产推用一体化”快速发展,加速传统农业从机械化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农业标杆,全面开创农业科技化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