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25年6月17日的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赖良学团队首次成功在猪胚胎中培育出含有人类细胞的心脏组织,标志着首个“人猪嵌合心脏”诞生。这些嵌合胚胎存活了21天,期间发育出的微型心脏已开始自主跳动。以下是具体的研究过程:1. 基因剪刀精准改造:研究人员首先运用基因编辑技术,精准敲除猪胚胎中调控心脏发育的NKX2-5和HAND1基因,使猪胚胎自身无法正常发育心脏。2. 注入人类干细胞:在猪胚胎发育至桑椹胚阶段时,将经过抗凋亡改造的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注入其中,这些干细胞的存活率提升了80%。3. 胚胎移植与追踪:将嵌合胚胎植入代孕母猪体内,并通过荧光标记实时追踪细胞生长。该研究旨在利用人-动物嵌合体技术,探索在动物体内培育可供移植的人类器官的可能性,以应对全球性的器官严重短缺问题。不过,这项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专家指出,未来需要进一步验证所培育的心脏细胞是否完全来源于人类,并排除猪源细胞的污染。日本东京科学研究所的学者也强调,目前观察到的荧光标记人类细胞仅分布在心脏的局部区域,其与猪细胞的实际整合程度尚不明确。另一方面,伦理问题也是这种技术绕不开的争议,此前相关的肾脏试验中,除了肾脏部位,在大脑、脊髓、肝脏、心脏中也观察到了极少数带有人类抗原的神经细胞,这表明人类干细胞对非目标器官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
|